“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師候選人事跡簡介
摘要:遠程輔導武漢學生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喬朝霞,女,1973年生,安陽市第六十三中學教師 王三朝,男,1983年生,新鄉市第一中學教師 王 南,女,1981年生,開封市金明中學教師 關鍵詞:在黃河守望長江的知心老師 喬朝霞、王三朝、王南都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們都帶領...
1.王紅玉,女,1981年生,濮陽市第五中學教師
關鍵詞:開發輻射全國的疫情班會課的河南名班主任
作為語文老師,王紅玉開發了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和課程,屢獲國家、省、市級獎項。作為班主任,王紅玉善于用書信和學生溝通感情、為身陷迷途的學生指明道路。
疫情來襲,作為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她積極迎接挑戰,把疫情和學科教學融合,設計了別出心裁的網上開學第一課,還組織工作室成員設計了疫情下的九大主題班會課。每一個課例她都親自把關,嚴格審核。凝結著王紅玉和工作室成員心血的九大主題班會課完成以后,從濮陽到全省,從全省到全國,這九大主題班會課受到了各地班主任的關注與認可。
從教近20年來,王紅玉先后獲得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濮陽市師德標兵、濮陽市教學標兵等稱號。
2.王明航,男,1976年生,河南中醫藥大學教師
關鍵詞:貢獻河南中醫力量的援鄂“逆行者”
作為河南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指導老師、臨床帶教老師等,王明航長期從事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教學實踐工作。在15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帶教學生3000余名,編寫4部中醫教材用于課堂教學和臨床教學,承擔2項教學改革項目。
在疫情面前,他毫不猶豫主動請戰,甘做最美“逆行者”。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工作37天,精心救治病人106名,視病人如親人。除了辨證論治中藥治療,他還帶領患者練習八段錦、穴位按摩等,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臨床效果顯著。他建立“愛心方艙”微信群,犧牲休息時間進行疾病治療指導,受到患者好評。
王明航是河南中醫藥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
3.王曉琳,女,1971年生,濟源第一中學教師
關鍵詞:開發電影課程支持湖北抗疫的教育電影達人
王曉琳從教25年來潛心教研,連續16年擔任班主任,教學成績突出。她潛心研究電影課程,出版6本課程著作。她開發的電影課被中宣部、教育部評選為課程典型。
抗疫期間,她在兩周內設計出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三學段九階梯的抗疫電影課程體系。她主持開發的中小學抗疫電影課《一周一電影》,入選由湖北省教育廳主辦的課程項目,被教育部選為疫情期間向全國教師培訓的線上課程。她積極組織思政教師設計疫情期間系列網絡思政課、心理教師“疫情防控心理疏導10堂課”,參與網絡公益講座和抗疫課程培訓,通過市長熱線和QQ群等開展心理咨詢和家庭教育公益援助。
王曉琳曾被評為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4.白會娟,女,1983年生,洛陽市嵩縣飯坡鎮青山村小學教師
關鍵詞:用網絡織就學生夢想的山村“主播”
白會娟十七年如一日堅守在偏遠的山村小學任教,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山村的孩子們。她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鉆研業務,深受學生愛戴。
疫情期間,她利用自己的網絡授課優勢,當起了“主播”。除此之外,她和山東、重慶等地的幾位優秀教師一起,開發了一套《認識自我 人與自然》系列課程,給全國各地的孩子們上公益課;她還參加了“一公斤盒子防疫云課程”的創作,擔任課程設計;她積極學習,并參與各種分享,借助公益機構平臺給嵩縣薄弱地區鄉村教師進行線上培訓……
近年來,白會娟先后榮獲洛陽市優秀教師、洛陽市優秀班主任、“李芳式的好老師”等稱號。
5.劉玉香,女,1971年生,新鄉市輝縣市文昌中學教師
關鍵詞:“云端”育人的智慧班主任
劉玉香教齡28年,擔任班主任25年。她運用焦點治療理論在全國首創“談心本”班本課程,探索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親情教育三結合的教育路徑,成功矯正上百名問題學生。近年來,她所帶的班級被同事戲稱為“疑難雜癥治療中心”。
面對疫情,她迎難而上,在自己率先掌握網絡直播技術后,又示范引領全市廣大教師。她每周日晚準時召開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不同主題的網絡班會。她在全國新教育實驗網絡師范學院網絡平臺上為全國2000多名老師進行班主任管理經驗分享,惠及全市乃至全國不同地區的師生。
近年來,劉玉香先后獲得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新鄉市名師、新鄉市師德標兵、新鄉市優秀班主任等稱號。
6.孫妞妞,女,1971年生,河南科技大學教師
關鍵詞:兩度參與一線抗疫的醫學教師
作為一名醫學教師,孫妞妞結合專業打造思政金課,開創了我國心肺復蘇普及教育的“洛陽”模式。她兼任護理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站長,幾年來每周堅持為學生免費進行心理咨詢。
17年前,她主動奔赴洛寧支援“非典”抗擊一線,被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稱號;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她主動請纓,第一時間深入洛陽市唯一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為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開展心理干預,并開展科研工作。在她和團隊成員的努力下,醫護人員和患者均平穩度過疫情防控期,無嚴重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孫妞妞主講的《護理心理學》課程被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選為全國典型在線教育教學案例。
7.麥陸南,男,1995年生,洛陽科技職業學院教師
關鍵詞:746名在武漢實習學生的“守護神”
作為一名輔導員,麥陸南心系學生成長,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做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暖心人和筑夢人。
疫情暴發時,正帶領學生在武漢實習的麥陸南心系學生安危,結合學校和實習企業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將各項防控舉措落實到位,為學生健康安全撐起“保護傘”。離漢通道開放后,麥陸南和其他老師一起,順利將746名實習學生全部安全有序送回家鄉,實現在武漢實習學生零感染。
麥陸南曾被所在學校評為優秀輔導員、優秀學生工作者,被省委高校工委評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共產黨員。
8.李 慧,女,1977年生,新鄉醫學院教師
關鍵詞:承受喪父之痛依然堅守援鄂一線的“河南好人”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李慧除了完成日常的臨床工作,還擔任了內科學、臨床知識概要和診斷學的本科教學任務。為了給學生上好課,她經常熬夜備課、制作課件,把自己臨床積累的經驗和病例聯系大綱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地教給學生。在臨床代教中,她手把手教學生正確的查體手法,指導梳理學生的診療思維。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她主動請纓奔赴武漢。在救治重癥患者期間,父親不幸離世,但為了救治更多人,她把傷痛埋藏在心里,再次奔向病區。在緊張的抗疫工作中,她還完成了本學期的網絡授課任務。此外,她把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表現形成文字整理歸類,為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臨床資料。
今年3月,她入選“河南好人榜”;今年5月,她榮獲新鄉市五一勞動獎章。
9.李瑞芬,女,1987年生,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師
關鍵詞:馳援武漢方艙醫院的正能量女神
作為漯河醫專護理專業教師和漯河醫專三附院急診科護士,工作12年來,李瑞芬始終在教學和臨床一線崗位上兢兢業業,勤懇奉獻,銳意進取。
疫情暴發后,她毅然舍下幼子和年邁的父親,多次請戰支援湖北。接到通知后,她來不及告訴家人,簡單收拾行李就奔赴前線,支援武漢最大、也是病人數量最多的江漢方艙醫院。對待新冠肺炎患者,她除了高質量完成護理工作,還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想方設法創新護理工作,如自制正能量可愛表情包、和戰友手工制作書簽祝福卡、三八婦女節送病人小禮物等,為病人緩解焦慮緊張情緒。
因戰疫期間表現優異,李瑞芬被評為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優秀共產黨員、河南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等。
10.何小龍,男,1976年生,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教師
關鍵詞:580名“內高班”孩子的“何爸爸”
作為教師,何小龍教學成績優異,多次獲省市優質課獎勵,多次參與省、市高考模擬考試命題工作;作為班主任,他以愛耕耘,用自己的工資設立班級獎學金,鼓勵孩子們勤勉向上。2015年11月,他擔任學校內地高中班老師,負責“內高班”580名孩子的學習生活管理。近五年來,幾乎所有的周末、節假日,他都陪伴在孩子們的身邊。孩子們親切地叫他“何爸爸”。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從1月21日開始,他連續48天堅守在學校。因為他的堅守和陪伴,100多天的防疫隔離工作有條不紊,580個孩子生活學習健康有序。
何小龍曾獲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系統凝聚力建設行動先進個人、鄭州市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是首屆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11.何光靜,女,1984年生,信陽市商城縣余集鎮龍河小學教師
關鍵詞:情灑武漢返鄉人員家庭子女的抗疫志愿者
作為教師,何光靜心懷學生,為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更多幫助,她選擇成為公益組織“麥田計劃”的一名志愿者,對余集鎮在校貧困學生開展愛心資助活動。她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走遍了余集鎮每一所學校,認真篩選資助對象。迄今為止,她已資助貧困學生200多名。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緊鄰湖北的信陽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她選擇成為一名抗疫志愿者,每天奔波在鄉村疫情防控檢測點和湖北武漢返鄉人員家庭之間。雷諾、雷妍兩名學生的父母在武漢做生意不能返回,她還承擔起照顧兩名學生的責任。其間,何光靜的兒子感冒發燒,引起家人對她所做工作的擔心,但她從未放棄。
何光靜曾獲商城縣優秀教師、文明教師等稱號。
12.陳沁梅,女,1975年生,焦作市沁陽市實驗中學教師
關鍵詞:病床上堅持直播授課的“操心班媽”
陳沁梅從教25年來,長期擔任班主任,兩年前左下肢動脈血栓閉塞癥讓她經歷了一次大手術。今年,她又勇挑重擔,再當班主任。一提到她的班級管理,領導師生家長無人不服。在領導眼里,她的班永遠是免檢班。
由于兼任一個班的語文課和兩個班的歷史課,她經常從下午1時30分開始上課到晚上8時30分,還要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久坐不動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她突發腦梗,頭痛、左側身體無力,不得不住院治療。但她覺得右手還能動就不能耽誤學生學習,她沒有請假,也沒有調課,而是把教材和手機拿到醫院,在病床上開始了她的直播課。她把班級管理搬到了病床上。
陳沁梅曾獲焦作市初中語文優質課二等獎、課題成果二等獎等。
13.尚宇紅,女,1966年生,河南工業大學教師
關鍵詞:學生心理健康的“解語花”
自1999年起,尚宇紅專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輔導工作,找她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累計6000余人。師者仁心,她善做關愛學生的“解語花”,組織創辦河南省首家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率先在河南省開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動,現已形成系列品牌;她熱心公益,搭起服務社會的“連心橋”,積極參加“百名專家進百村”“陽光校園行”等科普宣傳及公益活動。
疫情暴發后,她把全校102名心理咨詢師組織起來,成立了“心理服務團”,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一條熱線,為社會提供心理服務,用聲音傳遞力量與溫暖、用情感消除惶恐和不安。
尚宇紅是學生心目中的心理健康守護者,曾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巾幗建功標兵等。
14.胡金吾,男,1968年生,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第二初級中學教師
關鍵詞:攜妻就醫輾轉三地不輟網課的鐵漢子
從教32年來,胡金吾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教學之路,從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化抽象為通俗,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知識。課堂上,他用鮮活的事例、直觀的演繹、有趣的講解,讓學生們迷上物理課,連最不愛物理的女同學們也癡迷于神奇的物理世界。
陪重病妻子輾轉宛鄭京三地求醫期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畢業班的物理教師。再苦不能耽誤孩子。他背著手提電腦,攙著虛弱的妻子,在求醫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難,堅持網絡直播授課,病房、衛生間、候診區等不斷變換的課堂背景讓師生淚目。
胡金吾多次獲區優質課一、二等獎,2005年被評為省級優秀輔導教師。
15.賈福霞,女,1976年生,河南省實驗小學教師
關鍵詞:沖在“名校同步課堂”錄制一線的戰疫先鋒
賈福霞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帶領學生走進大山“學先鋒、做先鋒”,和時代楷模張玉滾校長所在的南陽黑虎廟小學進行手拉手活動。
疫情暴發后,她接到河南省“名校同步課堂”錄制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她和時間賽跑,查資料、寫教案、制卡片、做課件,每天6點準時起床備課,凌晨兩三點休息。她先后錄制了18節一年級的語文課,是全省參加錄課教師中錄課數量最多的一個。她還組織學生分組在屏幕前與黑虎廟小學的孩子互相鼓勵,共同抗疫。她帶領工作室成員和黑虎廟小學的老師們一起在釘釘群里教研。
賈福霞曾被評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河南省教育廳優秀共產黨員等。
16.黃志昂,男,1983年生,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師;李 霞,女,1983年生,河南大學教師
關鍵詞:前線后方齊心戰疫的青春伉儷
黃志昂承擔河南大學醫學院本科生的教學任務,他注重對學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李霞作為碩士生導師,讓學生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大年初一晚上,接到醫院緊急通知,黃志昂第一時間報名成為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對口支援武漢市第四醫院。他積極參與控感防護措施的制定與執行,打破傳統醫護工作模式,服務患者。李霞迅速組建新冠病毒診斷應急攻關團隊,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特異性IgM和IgG硒標快速檢測試劑盒,為戰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黃志昂曾被評為河南大學青年崗位標兵、第一附屬醫院優秀帶教老師等。李霞曾獲第六屆中國免疫學會青年學者獎、第十四屆河南省青年科技獎等。
17.常新梅,女,1983年生,駐馬店市新蔡縣余店鎮中心小學老師
關鍵詞:以校為家,以兩指撐起鄉村講臺的“紅燭教師”
常新梅身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右手只剩下兩根手指的她依然堅守講臺,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她無兒無女,卻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身患重病,卻樂觀陽光,堅強自信。在偏僻的鄉村,她以高尚的師德支撐著自己的人生,用全部的愛點燃人民教師這支“紅燭”。
疫情暴發后,家境貧寒的她為沒有網課學習條件的宋家樂送上智能手機;她的病情需要定期中西醫配合控制,治療周期長,她常常剛拔下針頭就伏于手機旁,忍著手指腫脹、聲音嘶啞地給孩子們上網課。學生親切地稱她為“常媽媽”。
近年來,常新梅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
18.彭群浩,男,1982年生,周口市淮陽中學教師
關鍵詞:貧困家庭孩子的暖心“舵手”
彭群浩擔任高三班主任7年,在他的愛心幫扶下,近7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考入重點大學。他每月拿出部分工資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他經常多做兩個人的飯,為父母在外打工的學生加餐;排查宿舍安全隱患時,他發現班里一個孩子的被子發霉,就悄悄拿來自家嶄新的棉被和被罩送給學生。學生們都說,在彭老師班里有家的感覺。
疫情暴發后,他是班級的“總舵手”。線上教學,他自掏腰包,為學生郵寄教學資料;學生情緒低落,他在班級群里發獎勵紅包,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家訪時看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借手機上網課,他自費為孩子們購買手機。
彭群浩曾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周口最美教師、淮陽區師德標兵等。
19.童長窩,男,1968年生,商丘市虞城縣稍崗鎮馮莊小學教師
關鍵詞:把疫情寫進師生德育的抗疫戰士
童長窩堅守鄉村教育陣地32年,不斷攀登求索,付出許多心血和汗水;他關心學生,每年省吃儉用從工資中拿出5000元資助在讀的十幾名孤兒和殘疾兒童,幫助他們戰勝挫折、完成學業。
他的脾臟被切除,體重不足50公斤,但在抗擊疫情面前迸發出無限能量。他不畏嚴寒,每天自發到鄉鎮卡點義務執勤10小時以上。他是全縣第一個以個人名義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的人。他還自發結合省教育廳“把災難當課堂,與祖國共成長”的指導精神,創造性地開設了“馮莊小學德育小課堂”系列視頻教學活動,受到了全體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童長窩先后40余次獲得省市縣級榮譽嘉獎,3次作為虞城縣育人楷模報告團成員在全縣進行演講。
20.冀賀娜,女,1978年生,漯河市召陵區實驗中學教師
關鍵詞:母親病榻前為學生上網課的“雞湯老師”
冀賀娜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展現著正能量的一面。考試過后,她為每個孩子分析成績,或鼓勵或安慰或鞭策;教室的黑板上,每天更換著她對學生們的寄語。孩子們都喜歡稱她為“雞湯老師”。
疫情突然來襲,距離中考僅剩100多天,冀賀娜的母親卻因為直腸癌住院。她只好帶著教材在醫院里上網課。醫院的走廊、休息區都是冀賀娜的網課陣地。冀賀娜給班級所有任課老師打電話,確定各科的學習計劃,探討行之有效的網課授課方法,制定合理科學的課程表,組織建立本班釘釘群,實施適合本班學生特點的網課,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近年來,冀賀娜先后被評為漯河市優秀教師、漯河市優秀班主任、漯河市教學標兵等。
特別獎推薦人選
喬朝霞
王三朝
王 南
21.遠程輔導武漢學生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喬朝霞,女,1973年生,安陽市第六十三中學教師
王三朝,男,1983年生,新鄉市第一中學教師
王 南,女,1981年生,開封市金明中學教師
關鍵詞:在黃河守望長江的知心老師
喬朝霞、王三朝、王南都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們都帶領工作室成員積極進行教學研討,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疫情暴發后,他們積極響應省教育廳號召,主動請纓,義務輔導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漢市第49初中初三女生欣欣的學習和心理。從2月27日欣欣在方艙醫院治療至今,三位老師對欣欣的陪伴與輔導一直沒有中斷。他們專門設計了課程,制作了100多個專屬課件、心理減壓視頻等,幫助欣欣應戰中考,成為欣欣遠在河南的知心老師。
喬朝霞曾獲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河南省文明教師稱號。王三朝曾被評為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省優秀班主任等。王南曾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班主任,獲得河南省教育系統優質課二等獎等。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