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心理學:情志相勝療法
摘要: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劉愛紅 中醫心理學是中醫學和心理學相結合,遵循中醫理論體系,在中醫學思想指導下,突出中醫特色,中醫心理學療法有很多,其中情志療法為最具特色的方法。情志療法在中國古代治療心理疾病方面的確顯示出巨大的療效,反映了中醫學獨特的智慧。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劉愛紅
中醫心理學是中醫學和心理學相結合,遵循中醫理論體系,在中醫學思想指導下,突出中醫特色,中醫心理學療法有很多,其中情志療法為最具特色的方法。
情志療法主要是用五行相克理論來表述情緒之間相互制約關系。《內經》中具體論述了情志相勝心理療法的基本程序:喜傷心,恐勝喜;怒傷肝,悲勝怒;思傷脾,怒勝思;悲傷肺,喜勝悲;恐傷腎,思勝恐;
清代《冷廬醫話》中,說到江南有位書生赴京趕考,中了狀元,這一喜訊使他精神失常,笑無休止,飲食減少,晚間不能入眠,曾用很多藥物治療,但一點效果也沒有。后來請高郵名醫袁體庵治療,袁氏診畢,便對患者大驚道:“你的病已治不好了,多還能活十幾天,趕快回家吧!遲了恐怕來不及到家了。” 并囑咐他路過鎮江時,一定找一位姓何的醫生再看看,同時還寫了一封信讓病人帶給何醫生。這個病人到達鎮江時欣喜若狂之癥居然好了。他把信交給何醫生,何打開信一看,信中寫道:“這位書生因高興過度而發狂,不是用藥物能夠治好的,所以我故意危言聳聽,用死亡來嚇唬他,使他恐驚,以抑制因過度歡喜所致的疾病,不吃藥就痊愈了。”這是以恐勝喜的典型案例。
情志療法在中國古代治療心理疾病方面的確顯示出巨大的療效,反映了中醫學獨特的智慧。作為根植于中國固有文化傳統和民族心理的這一療法,我們發揚它的長處。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