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開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當不負人
摘要:而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扶貧先扶智與志等主題也將在此后的單元展開。屆時,劇集的主創和扶貧干部代表將做客直播間,為觀眾講述拍攝心得和扶貧軼事,展示扶貧地區的風土人情,讓扶貧項目中的特色物產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當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在扶貧干部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陜西安康越走越寬,村民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脫貧奔小康。這是昨晚開播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中一幕,源于脫貧攻堅一線的真實實踐。
統計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銳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七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
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是怎樣取得的?《石頭開花》以脫貧攻堅的征程中鮮活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作答。該劇共10個單元,每個單元兩集,通過藝術性與紀實性的融合,把精準扶貧政策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并取得實效的艱難歷程告訴觀眾,把一路走來的主要難題和盤托出。該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江蘇廣電牽頭承制,幸福藍海等機構共同攝制完成,在江蘇、浙江、東方、北京、湖南、廣東衛視以及騰訊、愛奇藝和優酷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新劇在策劃階段曾擬名“脫貧十難”。從最初的“脫貧十難”到開播時的“石頭開花”,劇名變遷寄托著主創的溫情期待:脫貧攻堅奔小康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終究要讓所有人理解扶貧大義、了解肩上重任;勝利在望未全功,也終究要靠所有人在緊要關頭繼續辛勤奮斗、創造實干。只要功夫深,石頭也會開出花!
十個單元,濃縮全國脫貧攻堅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
一個長年不在村里待著,一個與鄉親們打成一片,兩位駐村第一書記,哪個才是扶貧中的好干部?昨晚播出的開篇單元《青山不負人》中,事情并不如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
吳非飛和秦楠曾是戰友,如今是同縣不同村的第一書記。吳非飛為給安家坪村建立長期的產業,今天跑廠子,明天蹲科研所,大半年了,與村民打不了幾個照面,在考核中被集體打了差評。相比之下,秦楠在康吉溝村處處做老好人,與村民親如一家,可他的真實想法是,平平穩穩等待任職期滿。堅持各自處事原則的他們,都在具體工作中卡了殼。較真的吳非飛看好村里大力發展富硒茶的產業,無奈村民既不信他,也對富硒茶的營養價值缺乏科學認知,寧愿習慣性賤賣給茶販子,也不肯跟著吳非飛干產業。而在康吉溝村,懶漢牛二花光了撥給他修房子的扶貧款,賴上了村委會,秦楠束手無策。扶貧工作隊隊長周志永的到來,讓事情出現轉機:整個平順縣都在富硒土地帶上,何不兩村共同開發富硒產業連片區,最終達成1+1大于2的效果?
兩集一個單元,主角初登場時涉及的扶貧難點至少有扶貧干部樹威難、產業扶貧延續難、愚昧意識根除難、面對懶惰扶志難、考核檢查過關難等。隨著劇情推進,村民們又一次在暗訪考核中給吳非飛打了低分,但這一回,差評的出發點是大伙兒為了讓這位取得實績的好干部早點“脫身”離開大山——這也是一難,“脫貧不易脫身難”。
總編劇張強說,脫貧之路困難重重,且因區域不同、貧困程度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等,會呈現錯綜交織的局面。因此,《石頭開花》的十個單元,并不孤立地圍繞“一難”展開,而是從區域特點、貧困程度、難題類型等多維度切入,濃縮全國脫貧攻堅中的典型人和事。
之后的單元里,《古村情》的第一書記靳浩宇頂著壓力,在剪不斷理還亂的宗族人情中重新走訪識別,用行動抒寫精準識別的意義,確保將扶貧資源和政策送到真正的貧困戶手中。《七月的火把》著眼彝寨,通過改變村民的迷信觀念,仙人梁村終于舉辦火把節,走上文旅致富路。《信任》在扶貧干部與村民隔閡消弭的過程中,展現了一個“垃圾村”舊貌換新顏,變身為田園村、“淘寶村”的過程。而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扶貧先扶智與志等主題也將在此后的單元展開。
戲里在扶貧“現場”取景,戲外為奔小康的事業助力
《石頭開花》集結了國內現實主義創作中的強大陣容,由張強任總編劇,于小千、何晴、王偉軍、謝煒、趙哲恩等為分單元編劇,李少紅、劉家成、滕華弢、高群書、余淳、林柯、張多福、惠楷棟、徐宗政、劉洋等十位導演分別掌鏡;演員包括林永健、韓童生、杜志國、鞏漢林、郭濤、富大龍、韓雪、李光潔、馬天宇等。
優秀的班底有著共識,一部時代報告劇一定要貼近現實,呈現出時代風貌、時代精神。因此,劇集的拍攝地選取了距離扶貧一線更近的地方,甚至有些就在扶貧“現場”。主創們希望,《石頭開花》不僅是扶貧故事的見證者、講述者,更能參與其中成為踐行者。
以教育扶貧為例,劇組向劇中的十個拍攝原型地和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鄉村學校捐贈了100套國家廣電總局“空中課堂”學習系統。借助這套系統,鄉村、偏遠地區的學生可以遠程接收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相關節目,與身在北京的孩子聽“同一節課”。據透露,“空中課堂”的直播衛星覆蓋區域正是師資力量相對匱乏的地方,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教育部正聯合規劃,爭取把“空中課堂”教育扶貧項目納入“十四五”規劃。
上周末的開播儀式上,出品方還在《青山不負人》的拍攝地陜西安康開設了“安康大集”,把剪紙、嗩吶、皮影等當地的人情風物推介給全國觀眾。配合劇集的播出,江蘇衛視還將連續十天播出特別節目。屆時,劇集的主創和扶貧干部代表將做客直播間,為觀眾講述拍攝心得和扶貧軼事,展示扶貧地區的風土人情,讓扶貧項目中的特色物產走入更多人的視野。此外,“荔枝直播”等新媒體平臺,也將發起多場公益助農直播帶貨活動,以電商助力脫貧攻堅。
從文化到教育再到電商,出品方在戲里戲外都希望能為全民奔小康的事業助力。當貧困之態、扶貧之難在劇中交織,當脫貧之志、扶貧之力在劇外延續,觀眾也更能掂出這話的分量——“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幫助那么多人脫貧”。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