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優之死》青年演員挑大梁
摘要: 《名優之死》對演員戲曲功底要求很高,此次再演閆銳也早在兩個月前就提前穿起了京劇的厚底鞋,甚至一邊導戲,一邊壓腿、踢腿,“你下多少功,出多少力,流多少汗,臺上就會結什么果?!?/p>
1月12日,北京人藝新年第一部大戲選擇了年輕演員挑大梁的新排經典大戲《名優之死》,臺上看的不僅是一代名角對規矩和氣節的堅守,也看得到人藝新一代“大梁”正在拔節、躥高。
此次演出是由閆銳、李曉萌主演的這一版《名優之死》第二次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也是北京人藝建院六十多年來的第三版《名優之死》。雖然曾經有眾多前輩的珠玉在前,但這一版本在2018年首演后,以其獨有的特點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生命力,“這個戲新中見老,老中見新,既讓觀眾感到京劇的博大精深,又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和欣賞特點,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轉換自然、巧妙,真正達到京劇不老,話劇出新,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看到兩種藝術的韻味。”導演任鳴介紹說。
該劇由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和青年演員閆銳聯合執導,首演時劇中京劇和話劇的巧妙融合就備受關注。閆銳京劇科班出身的功底和北京人藝多年的演出,讓他對兩門藝術都非常熟稔,運用起來也更為自如。全劇既保持了戲劇的敘事方式,又堅持了京劇的故事內核,讓傳統藝術的形式美與戲劇主題彼此成就、升華,結合成為舞臺上的一種全新樣式。整個故事體現出“活著是為了唱戲”還是“唱戲是為了活著”這種理想追求的不同,而對傳統的堅守與背離又使該劇更具現實意義。“我們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立場去詮釋劇本、人物、主題的。”任鳴認為,對規矩和氣節的呼喚,讓該劇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2018年該劇首演時,兩位主演都是在人藝舞臺上初挑大梁,看得出刻苦努力,但也看得到壓力山大的沉重。兩年后歸來,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演員卻沒有那么用力,以往刻意使勁兒的地方也輕松了下來。閆銳表示,有了首演的舞臺檢驗和一段時間的沉淀,此番回歸也在舞臺處理上做出了調整,“首先臺詞上更精煉,節奏上更緊湊。同時去掉了一些展示性的動作,不過分炫技,要以戲為主,從人物出發。”
《名優之死》對演員戲曲功底要求很高,此次再演閆銳也早在兩個月前就提前穿起了京劇的厚底鞋,甚至一邊導戲,一邊壓腿、踢腿,“你下多少功,出多少力,流多少汗,臺上就會結什么果。”而對非科班出身的李曉萌來說,就是更大的挑戰,“唱戲的音區和舞臺說話的音區是不一樣的,需要找到合適的位置。演員需要對自己有要求,有控制。不是只了解一些皮毛,要了解更深層的東西。”
該劇本輪將演出至1月21日。(記者 牛春梅)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