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種”出好生活
摘要:根據王紅梅家因病致貧的實際情況,二郎鎮急群眾之所急,為王紅梅一家確定了“增收減負”的幫扶措施,一方面介紹王紅梅到豫鰲家庭農場務工增收,另外要幫扶干部在“減負”上下功夫,聯系合適醫院對王紅梅丈夫進行醫療救助,通過解決部分住院費、提高其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等辦法,盡量減少王紅梅...
1月23日,記者走進西平縣二郎鎮豫鰲家庭農場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看到,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生菜、芹菜、萵筍等蔬菜蔥蘢碧綠,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給蔬菜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文/圖 全媒體記者 許靜
今年70歲的趙婷是二郎鎮范坡村人。老太太笑著告訴記者,她家里8口人,四世同堂,雖兒孫繞膝、其樂融融,但由于人多地少,收入不多,日子捉襟見肘。現在有了大棚蔬菜項目,家人大都有了打工掙錢的門路,就連自己這把老骨頭也能就近在家門口打工,不但能掙錢,身子也比從前硬朗了,日子比以前過得舒心多了。
正在大棚除草的王紅梅看到記者采訪,笑得合不攏嘴:“俺家已經脫貧了,孩子也考上了大學,俺的日子有盼頭了。”
王紅梅今年53歲,她家曾是西平縣二郎鎮元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3口人,孩子正在讀書,丈夫患有慢性疾病,多年來備受病痛折磨,高昂的醫療費和微薄的收入讓這個三口之家陷入極度貧困。
根據王紅梅家因病致貧的實際情況,二郎鎮急群眾之所急,為王紅梅一家確定了“增收減負”的幫扶措施,一方面介紹王紅梅到豫鰲家庭農場務工增收,另外要幫扶干部在“減負”上下功夫,聯系合適醫院對王紅梅丈夫進行醫療救助,通過解決部分住院費、提高其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等辦法,盡量減少王紅梅家的治病費用支出。
王紅梅說:“政府給了我家這么多的幫助,我們不能偷懶,只有通過自身勞動掙收入,自食其力,才能過上真正意義上的好日子。”在駐村干部的幫扶和王紅梅的辛勤勞作下,她家終于實現了脫貧。
該蔬菜大棚負責人田紅云更是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她向記者介紹,目前農場共建大棚90多個,農忙時用工可達百人。蔬菜遠銷北京、武漢等地。對生長在農村、沒有技術的婦女和老人來說,在蔬菜大棚做的工作就是栽苗、施肥、除草、收割、裝車等,得心應手,都很簡單,不少在蔬菜大棚務工的村民表示,在家門口務工,不僅每月能拿到不菲的工資,還能照顧家庭,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