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鄰”勝“遠親”合作辦大事 豫皖兩村攜手唱響鄉村振興曲
文/圖全媒體記者 楊曉暉 高琳琳
鄉村振興怎么破題?鄉村振興怎么開篇?鄉村振興怎么推進?河南省新蔡縣練村鎮大莊村與相鄰的安徽省臨泉縣陶老鄉早里村,在多次交流學習后,決定同向、同心、同力,跨省鄉村振興共建。
簽下鄉村振興共建書
2月9日,春節臨近,新蔡縣練村鎮大莊村春江湖畔,一派喜氣祥和的氣象。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乾坤、早里村黨支部書記王炳學,在父老鄉親的見證下,簽下了跨省鄉村振興共建書。
跨省兩村,實現鄉村振興共建,全國少有。
王炳學說:“這次共建,是大莊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神打動了我們,是大莊村的創新發展理念和建設整體的格局打動了我們。大莊不孤單,從此我們早里、大莊就是一家親,共商共建更好推動兩個村快速發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交上滿意答卷。”
王乾坤激動地說:“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在陶老鄉早里村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要因地制宜,搶抓發展機遇,做好我們村的全面建設規劃。新的一年,春風更暖,花兒更艷,我們力爭創新蔡縣第一家鄉村旅游3A級景區。4月前,要把博物館、古床賓館、攝影基地建成。適當的時候,我們要舉行新蔡縣首屆旅游文化節,智能旅游、拱橋、農家樂、民宿、垂釣、采摘、購物、游樂等一應俱全。觀光農業要初步形成,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力爭年底新蔡縣第一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給股民分紅。”
安徽桂花河南柳
跨省鄉村振興共建,不是圖虛名,而是腳踏實地。
練村鎮大莊村與陶老鄉早里村位于洪河故道兩岸,共飲一河水多年。
大莊,在兩年前就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兩步并成一步走”。尤其是2020年,春意盎然的時候,大莊村舉行了油菜花節。“四月踏春去哪里,大莊花溪古寨在等您”的主題活動,迎來數千游客。端午節,大莊村舉辦了第一屆龍舟大賽,活動使新蔡人的手機抖音爆屏,每天有1.3萬人次的閱讀量。秋季,大莊村又成功舉辦了新蔡縣第一屆村級農民曬秋文化節,曬出了文明,曬出了幸福,曬出了和諧,曬出了老百姓的心聲。10月,大莊村組織了戲曲演出和游樂活動,評選出好黨員、好干部、好媳婦、致富帶頭人、衛生文明戶、五美庭院戶、好鄉賢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鄉村掀起了一場文明風暴,在村村寨寨傳遞了正能量。
大莊村每舉行一次活動,都會邀請“好鄰居”陶老鄉的鄉村領導前往。一來二去,河南、安徽邊界的兩個鄉鎮以及鄉村成了親情融融的“好親戚”。
“說實話,大莊村是我們安徽陶老鄉每個村學習的榜樣。我們有個小建議,通往大莊村里的那條主道路兩側的綠化標準有點低,需要進一步提升,更好地彰顯鄉村振興的魅力。”陶老鄉一名鄉干部如是說。
對于早里村與大莊村鄉村振興共建,陶老鄉黨委政府非常贊成,要求早里村與大莊村要積極對接,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共享共建共贏。早里村抓住發展機遇,立足共建,主動作為,決定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20萬元,用于支持大莊村主道路兩側的綠化。看地形、挖樹穴、選樹種,早里村黨支部書記王炳學多次到大莊村的主道路工地,與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乾坤共商共議選什么品種樹,樹種如何搭配。就這樣,通往大莊村的主道路,260棵桂花樹迎來了兩村共建發展的春天。
“春節過后,我們還要幫大莊村栽260棵金葉榆樹,形成雙側6排、多層次、高標準綠化的效果,這樣的景觀道路陶老鄉還沒有一條呢。”
通過到大莊村參觀學習,王炳學對大莊村春江湖畔兩岸栽植的金絲垂柳格外看好,也想引進栽植到臨艾河畔。王乾坤把銷售金絲垂柳的苗木基地地址以及相關信息及時提供給王炳學。在臨艾河畔的早里村,來自河南西華的金絲垂柳在這里安了“家”。
跨省聘“第一書記”
“王乾坤,是一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村黨支部書記。短短兩年,他帶領大莊村的干部群眾苦干實干,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使昔日貧窮落后的大莊村變成了新蔡縣的‘明星村’,實現了大莊夢。”兩個村跨省鄉村振興共建后,陶老鄉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特聘王乾坤為早里村的“第一書記”。
跨省聘“第一書記”,此舉全國罕見。
“王乾坤頭腦靈活,善于抓農村工作,推動和創新農村工作自有一套成熟的路徑和經驗,我們鄉就是要不拘一格引智引才,互學互促,達到鄉村振興兩村共建的目標。”陶老鄉負責人表示。
2021年2月9日下午,早里村的“槐花大道”上出現了王乾坤的身影。履職“第一書記”的第一天,他要為早里村打造“槐花大道”以及壩上風情建設獻計獻策。
“陶老鄉的工作處處體現高標準,他們栽植的槐樹和金絲垂柳樹干直徑都在10厘米以上,栽上即能成林。”王乾坤說,利用臨艾河和槐花大道來助推鄉村振興,利用生態來引領鄉村振興,“生態陶老”都體現在每一寸土地上。就槐花大道、河岸金絲垂柳之間的3米步道而言,可適量設置休憩長椅,讓游人坐聞花香,耳聽蛙鳴,望著星星、享受愛情、暢想生活,別有一番味道。臨艾河兩岸,最好用幾個拱橋連起來,再在對岸形成一條步道,會更有情趣一些。通往槐花大道,要做一個與眾不同、別有風格的門樓或豎立一個標志性宣傳牌。
王乾坤履職“第一書記”非常認真。為了把陶老“槐花大道”入口打造得更好,王乾坤打電話將他新蔡的好朋友,擅長美麗鄉村、民宿、博物館藝術設計的民間藝人“鄒一刀”約到早里村,讓他實地看看,給予早里村一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
有陶老鄉領導的高度重視,有特聘村“第一書記”的鼎力相助,王炳學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他說:“槐花大道景觀建好后,我們還將在大道西側的田地里種上草莓和鮮花,加之我們村2000畝的魚、蝦、蟹生態養殖水塘,還有以品嘗地方小吃一條街為主的壩上風情,早里的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