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經典詠流傳
——看經典越調劇《李雙喜借糧》的啟示
摘要:賽艷艷飾演的董大妮,灑脫大方、隱而不露,極具毛派越調表演風采,李保成飾演的董大義尖酸吝嗇、除夕熬年,倒酒因人而異、出神入化,豫如原版毛派《李雙喜借糧》中董大義的幽默風趣,劉素霞飾演的李雙喜貧且有志、儒雅大氣,還有劉秀梅飾演董妻表現出的賢德善良、處事周全,許靜飾演董二妮的俊...
□ 王 申
在2020年(第九屆)黃河戲劇節劇目展演中,我市遂平縣惠民越調演出有限公司參演的經典古裝戲《李雙喜借糧》一炮走紅。當天,市群星劇場內座無虛席、掌聲不斷。兩小時的演出,觀眾鼓掌十余次,這是我市演出古裝戲以來前所未有的現象。演出的成功,給人留下很多啟示,我想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戲曲經典的魅力。經典,從字面上看有三種指向含義:一指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二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三指著作具有權威性。戲劇經典指的是某一藝術大家、在某一時期創造、成為其代表作,并演出的某一戲劇作名劇,常演不衰、經久流傳。《李雙喜借糧》,雖創作年代不詳,但經歷代藝人打磨,日益求精,是被群眾認可的精品之作。
該劇講述的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財主董大義召集全家飲酒熬年,大女兒董大妮因思念家中失火致貧的未婚夫李雙喜,與父親發生沖突,此時正值李雙喜來董家借糧,被老家院勸阻。當大妮得知父親打算悔婚,一氣之下欲離席而去時,又被好心的老家院勸進廚房,為二人創造相會機會,李雙喜和董大妮二人在廚房“巧遇”,互訴衷腸,解除誤會。接著,董大妮把李雙喜請進繡房,置酒款待、贈衣送銀,被董二妮撞見,便假裝生氣,鬧一場令人捧腹的笑話。最后,在天明迎財神爺時,姐妹二人巧妙瞞過吝嗇的父親,引李雙喜順利借糧而去。如此感人的故事,倡導棄惡揚善的情懷與劫富濟貧的行為,深深植根于中國老百姓的心中,如此好的戲劇題材必然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事實上,這類戲劇題材在我國早有廣泛傳播,各地區、各劇種均有上演,評劇叫《小借年》,道情戲叫《王金豆借糧》,呂劇叫《借年》,越調叫《李雙喜借糧》。在各類劇種中,尤以毛愛蓮大師演出的《李雙喜借糧》最為經典,深得觀眾喜愛,成為毛派藝術的代表劇目。“經典是民之所愛、心之所念,情之所念系,常年不看,就心煩意亂”。這便是經典戲曲的魅力所在。
二、戲曲經典的整理、改編。戲曲經典隨時代變遷而變化,由變化而精編,使其更為經典。因為戲曲經典受創作年代的制約,多少還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摻雜那個時代的人為痕跡。要想古為今用,順應時代變遷,就必須對其進行再加工、整理和改編。這次演出的《李雙喜借糧》劇本,從宣傳頁上看是由李會峰本著“保留精華 去粗取精”的原則進行濃縮整理的,在演出時長上有所減少,較為適合現代觀眾的口味。導演是中國越調協會主席郭慶璋,結合現代觀眾審美要求,對原版《李雙喜借糧》進行了新的構思和更加明快的人員調度,顯得清新而流暢,節奏上更加緊湊,還有對音樂整理及舞臺美術設計,進行相對科學的整合,充分凸顯了越調綜合藝術的特長、新社會新時代的特色和觀眾新的審美要求,基本上是成功的。整理加工戲曲經典,目的是越整理水平越高,使經典更為經典。如全國著名戲劇評論家羅懷臻先生所說:“任何傳統戲都是現代戲。”整理后的戲曲經典,在保留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前提下,弘揚主旋律,傳承正能量,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現代社會服務,為現代人民服務,有了這樣的特質,才能使經典更為經典。該劇之所以展演,在舞臺充滿生機與活力,說明此次劇本整理是成功的。有了劇本整理的成功,該劇就有了繼續傳承和保護意義。
三、戲曲經典的傳承。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人民需要經典,經典更需要傳承,傳承不能沒有團體,這本是“三位一體”的一個系統工程。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遂平縣惠民越調演出有限公司應運而生。目前,該團有演職員45人,是我市民營劇團中陣容整齊、行當齊全、劇目豐富、實力雄厚的表演團體之一,先后上演了申派越調經典戲劇《李天保娶親》、毛派經典戲劇《白奶奶醉酒》《火焚繡樓》《李雙喜借糧》,傳統越調《大登殿》《打金枝》《無佞府》《哭殿》等。同時,他們還自籌資金,創排新劇。2014年,創排反映英模題材的越調現代戲《好人李國喜》獲駐馬店市第五屆戲劇大賽個人表演一等獎、唱腔設計獎、“五個一工程”獎;2015年應邀參加“紀念越調大師申鳳梅逝世二十周年專場演出”;創作的越調小戲《微光大愛》《錢袋子》連續兩年入選2015、2016年度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戲曲劇本孵化計劃項目,獲得省、市“五個一工程”重點扶持。六人臺演一戲,個個角色皆出彩。賽艷艷飾演的董大妮,灑脫大方、隱而不露,極具毛派越調表演風采,李保成飾演的董大義尖酸吝嗇、除夕熬年,倒酒因人而異、出神入化,豫如原版毛派《李雙喜借糧》中董大義的幽默風趣,劉素霞飾演的李雙喜貧且有志、儒雅大氣,還有劉秀梅飾演董妻表現出的賢德善良、處事周全,許靜飾演董二妮的俊俏靈巧、機智亮麗,老家院飾演者馬中安的遇事不驚、行事果斷。六人各有特點,行當凸顯不同,個個入戲傳神。雖是民營劇的演員,與專業演員水平不相上下,且帶著泥土的清香。有了這么一個具有專業水準、植根于農村沃土的民營劇團,再不愁戲曲經典無法傳承。
總之,經典自有魅力、經典仍需提高,提高方可傳承,傳承要有劇團,人才才是關鍵。只有這樣,我們的戲曲事業才能繁榮發展,流芳百世,光耀中華。
(作者系駐馬店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