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只有河南”城門開
摘要:如今,隨著“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城門的打開,胡葆森、王潮歌心愿達成。近日,著名編劇史航到訪“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只有河南”——這樣的“河南”,注定會越來越引人注目。
“戲劇幻城”講述了關于“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讓更多人感受到戲劇文化的魅力。(記者 聶冬晗 攝)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如夢如幻的劇場效果令人嘆為觀止。(記者 聶冬晗 攝)
迎著夏日的驕陽,“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城門口,百畝麥子成熟了,這座備受矚目的“戲劇幻城”也將于芒種時節正式開城。
6月2日,記者來到“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提前感受這座城的魅力:穿過麥田,走進那扇“半開半掩”的夯土建筑大門,猶如進入一個巨大的“盲盒”戲劇天地,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的選擇,將引領觀眾經歷不同時代的不同故事。選擇,是“幻城”最獨特的動作和標簽。
開創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
56個迷宮般的格子院落,一座地坑院,21個劇場,可同時容納一萬名觀眾……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戲劇聚落群。除了幻城劇場、李家村劇場、火車站劇場等三大劇場外,還有十幾個微劇場、情景戲劇空間,每天有近700分鐘不重復的演出,近千名演職人員參演。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由建業集團聯袂著名導演王潮歌歷時4年打造而成,是王潮歌繼“印象”“又見”系列之后,創作的“只有”系列的扛鼎之作。
“它由多個劇場的聚落群組合在一起,用棋盤格局分割出不同的場景和表演空間。”“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總構想、總導演、總編劇王潮歌說。
張家大院、紅廟小學、李家村茶鋪……觀眾在這樣的戲劇聚落群里,在時空碎片里移步換景,經歷不同的悲歡離合故事,思考過去、現在和未來。
夜晚來臨,當《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在328米長、15米高的夯土墻上徐徐展開,恢弘大氣的畫面,仿佛在告訴全世界:只有河南!
蘸著黃河水寫就“只有河南”
如果你來過“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第一印象會是什么?答案應該是:黃土、麥子以及厚重的中原文化。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正是以黃河文明為創作根基,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以獨特的“幻城”建筑為載體,講述關于“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
在不久前舉行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新聞發布會上,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說,是偉大的時代造就了“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這部文化作品。希望這部蘸著黃河水寫就的文化作品,能夠更好地傳承黃河文化、弘揚中原文明,讓更多人認識河南、了解河南。
為何會創作“戲劇幻城”?這緣于幾年前胡葆森與王潮歌的“碰撞”:只有河南,有這樣的歷史積淀;只有河南,年復一年,用足夠的糧食,讓炎黃兒女的血脈得以傳承;只有河南,才能孕育出諸多大家……
王潮歌說:“我們是黃河母親哺育大的孩子,這條河是跟我們源遠流長的文明融合在一起的。我們創作《只有河南》,如同掬起一捧黃河水,捧起一抔黃河土,向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明致敬。”
如今,隨著“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城門的打開,胡葆森、王潮歌心愿達成。
“只有河南”不僅僅是河南人的“河南”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誕生,不僅喚醒了人們關于河南的記憶,也刷新了外地觀眾對河南的印象。
近日,著名編劇史航到訪“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在他看來,在幻城中,劇場被重新定義,觀眾被重新分類甚至被重新命名,這些戲本身并不構成生活,但是來這里,可能會讓人們對中原文化、對日常生活有了再認識。
胡葆森說,希望每一位河南人、每一位來到河南的外鄉人、每一位回家尋根的炎黃子孫,因為“只有河南”,愿意再去認識河南,再去安陽、再去洛陽、再去開封……
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河南”試圖通過一種可觸、可感的全新藝術形式,把悠遠厚重的黃河文化內涵用藝術形式予以再現,生動講述了黃河故事。同時,這也是文化和旅游的完美融合,讓文化成為旅游的一部分,成為旅游消費的一部分。
“只有河南”——這樣的“河南”,注定會越來越引人注目。(記者 溫小娟)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