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稻田公園的勞動者
摘要:他來自附近的任店鎮,是這里的打工者,將一捆稻秧運到養牛的農戶家中能夠賺3元錢,一車稻秧無論怎么算也賺不到幾個錢。據他說,他有一兒一女,大女兒今年研究生剛畢業,正在豫北某個城市的高中實習,兒子正上初二,他身上的擔子并不輕松。他擦擦臉上的汗水,繼續認真地干手中的活兒。
記者 郭建光
這是立冬節氣后的一個晴朗日子,位于確山縣留莊鎮的稻田文化園內,一度成為網紅打卡地的稻田畫圖案隨著最后一鐮收割完畢消失不見。一望無垠的稻田里橫七豎八地臥著剛打捆的稻秧。而陽光下一個勞作者的身影深深吸引著我的目光。
一人,一輛農用三輪車,車廂下面巧妙地放著幾根木棍,而一捆重約50斤的潮濕稻秧就這樣被這名姓劉的男子一捆捆碼放到車廂里。
他來自附近的任店鎮,是這里的打工者,將一捆稻秧運到養牛的農戶家中能夠賺3元錢,一車稻秧無論怎么算也賺不到幾個錢。可是他身上的隱忍、堅毅,臉上被歲月刻下的與自身年齡不相稱的道道溝壑,都深深地打動了我。
據他說,他有一兒一女,大女兒今年研究生剛畢業,正在豫北某個城市的高中實習,兒子正上初二,他身上的擔子并不輕松。
他才46歲,對于他來說,每天能夠有一份收入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不覺得累。”他擦擦臉上的汗水,繼續認真地干手中的活兒。
湛藍的天幕下,遠處群山上的成排風車是他工作的巨大背景墻。每一個勞動者都值得我們致敬。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