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危險駕駛案件的成因及對策
摘要:有人認為酒后駕駛機動車輛沒有發生交通事故就不是犯罪,有人知道酒后駕駛機動車要受到處罰,但并不了解將會受到何種處罰,認為酒后駕駛機動車被交警查獲后僅需繳納罰款即可。
□ 王廣洲 汪 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遏制酒駕、醉駕案件多發、頻發態勢,維護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山縣人民檢察院結合2018年以來辦理的危險駕駛案件,統計分析此類案件呈現的特點和發生的原因,探索減少危險駕駛案件發生的對策,為全面治理交通安全問題提供有益參考。
危險駕駛案件的主要特點
2018~2020年,確山縣人民檢察院共受理危險駕駛案件409件。其中,2018年138件,2019年128件,2020年143件,危險駕駛案件分別占當年刑事案件總數的30%、29%、35%。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危險駕駛案件在該院辦理的刑事案件中占比較大。
從違法犯罪主體來看,以男性、低學歷者、普通勞動者居多。2020年,確山縣人民檢察院受理的危險駕駛案件中,139名犯罪嫌疑人系男性,占該年涉案總人數的97.2%。數據表明,危險駕駛違法犯罪人員整體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
從案件處理來看,不起訴率、免刑率、緩刑率偏低。在我國,危險駕駛的違法成本較高,一旦被判處刑罰,不僅對本人影響至深,而且還會對子女上學、就業等產生不良影響。近3年,確山縣人民檢察院共審結危險駕駛涉案人員412人,其中相對不起訴17人,相對不訴率4%。同期,法院判決 390人,判處緩刑、免刑15人,緩免率達3.6%。
危險駕駛案件多發的原因
涉案人員多存在僥幸心理。中原地區酒文化底蘊深厚,有些人認為只有將客人灌醉才能顯示主人的好客,因此想方設法勸酒。一些駕駛員自恃酒量大或駕駛技術較好,存在僥幸心理酒后駕車,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置之度外。
機動車擁有量激增。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家用轎車保有量逐年增加,擁有駕駛技能的人越來越多。僅2020年,全國新增機動車3328萬輛。因此,犯危險駕駛罪的潛在人群也隨著家用轎車保有量和駕駛人群的增長而不斷增加,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危險駕駛罪的案發數呈現高發態勢。
違法犯罪后果認識不足。犯危險駕駛罪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并未認識到酒后駕車涉罪的嚴重性。有人認為酒后駕駛機動車輛沒有發生交通事故就不是犯罪,有人知道酒后駕駛機動車要受到處罰,但并不了解將會受到何種處罰,認為酒后駕駛機動車被交警查獲后僅需繳納罰款即可。
據調查,2020年,143名危險駕駛犯罪人員中,有80人不了解酒后駕車將會受到何種處罰,占危險駕駛犯罪總人數的55%。
危險駕駛罪的預防對策
倡導健康酒文化,積極發展代駕行業。在全社會倡導積極健康的酒文化,引導公民樹立健康飲酒、適量飲酒的觀念,要改變勸酒、派酒的壞習慣,不要勸駕駛機動車輛的人喝酒。此外,還應大力發展代駕行業,代駕是治理酒駕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在114查號臺、打車軟件、保險服務電話中增加提供代駕信息的服務,解決找代駕難的實際問題。
加大打擊力度,遏制僥幸心理。公安部門要堅持對酒駕、醉駕行為采取“零容忍”的執法理念,在城區重點路段、鄉鎮人流密集路口加大對酒后駕車行為的查處力度,要把不定期檢查整治與集中專項整治相結合,嚴查酒后駕車行為,使更多的案犯得以被追究責任。
全覆蓋宣傳,增強法律意識。在駕校,對即將考取駕照的學員進行重點宣傳,從源頭上減少酒駕、醉駕案件的發生;在飯店、酒吧等場所前臺醒目位置張貼“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的友情提示牌;采用多種方式,向群眾宣傳有關危險駕駛的法律規定以及酒駕、醉駕的后果,讓廣大群眾真正認識到危險駕駛的危害性。
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對于醉酒駕造成交通事故且負主要責任、血液酒精含量在200mg/100ml以上的犯罪嫌疑人,予以從嚴追訴和懲治,發揮刑罰在懲治和預防醉駕中的重要作用。對于血液酒精含量相對較低,不具有從重處罰情形,或者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訴處理。同時,要對被不起訴人進行教育,促進被不起訴人真誠悔罪,最大程度降低對涉危險駕駛犯罪家庭帶來的影響,確保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作者單位:確山縣人民檢察院)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