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農民 為家鄉特產代言
摘要:二人商議后決定把延邊這么好的特產送到駐馬店市民的嘴邊,并以黃永道水稻專業農場為依托,只銷售當年收獲的新米。黃永道上半年在家耕種,下半年在駐馬店銷售。馬川子鄉的負責人對他的行為大力支持,稱他為家鄉的特產開辟了市場,為更多種植戶打開了銷路,也讓延邊的特產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記者 高琳琳
“這是我們農場自己種植的水稻,還沒有脫殼,脫殼后就是你看到的成品大米了。”昨日上午,在市區解放大道西段王樓社區王東小區內,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馬川子田業水稻種植農場的黃永道正在向來人介紹家鄉的特產。
今年62歲的黃永道是馬川子水稻種植農場的負責人,和其他鄉親們一樣,種植水稻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
“我們那里的任何一個牌匾都有漢語和朝鮮語,如果你身邊有人突然說起朝鮮語,不要見怪。”說到自己的家鄉延邊,黃永道有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因為家鄉是全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
從馬川子鄉到駐馬店市有2800多公里,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朝鮮族人,卻在中原做起延邊大米的加工和銷售,黃永道的行為有些讓人不解。
“延邊大米主要出產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我們州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水稻主產區。我們延邊大米品質優良,口味上佳,粒形整齊、色澤瑩白、透明度強、軟硬適中,做出的米飯油潤可口。”黃永道告訴記者,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還批準對延邊大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談起不遠2000多公里把家鄉的大米運到這里銷售,黃永道說,延邊大米很好吃,但知名度在外面始終沒打開,消費者的認知度不高。他來這里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延邊大米的品質,同時在中原地區打開銷路。
黃永道多年前在外地認識了駐馬店的一位老兄王大河,便來到駐馬店考察市場行情。二人商議后決定把延邊這么好的特產送到駐馬店市民的嘴邊,并以黃永道水稻專業農場為依托,只銷售當年收獲的新米。
黃永道上半年在家耕種,下半年在駐馬店銷售。馬川子鄉的負責人對他的行為大力支持,稱他為家鄉的特產開辟了市場,為更多種植戶打開了銷路,也讓延邊的特產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