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臺遺址
摘要:后見袁紹也不是曹操對手,又投奔荊州劉表。由于劉備兩度駐劉陂臺,后改名為劉備臺。劉備臺屬龍山文化遺址,1962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較少。
記者 李賀建
劉備臺遺址距今4000~4700年,位于汝南縣城南35公里處的和孝鎮陳屯村境內,是長方形高臺,長357米,寬106米,高8米,臺頂平坦。
劉備臺原叫劉陂臺,臺上有廟,臺邊有橋,臺南北為低洼地,東有一條小河,西有一東西攔水壩。這塊高地以劉備命名有一段歷史故事。
傳說三國時劉備由安城向蜀地進軍前駐經此地。東漢末年,整個國家陷入南北動亂和混戰,豪雄并起,曹操與劉備連手,圍剿稱雄一時的呂布,在白門樓結束了呂布風流英武的一生。而曹操與劉備又各有打算。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派劉備東征,劉備正求之不得,于是“黃鶴一去不復返”,與袁紹聯合抗曹。其間,劉備受袁紹差遣兩度駐汝南,堵曹操的后路,兵敗未果。后見袁紹也不是曹操對手,又投奔荊州劉表。由于劉備兩度駐劉陂臺,后改名為劉備臺。
劉備臺屬龍山文化遺址,1962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考古采集到的實物標本,主要有陶器、石器。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較少。陶胎普遍較厚,質地堅硬,火候較高。陶色以灰、黑為主,褐、紅色較少。紋飾以藍紋為主,素面次之,繩紋、方格紋很少。另有少量的指窩紋、弦紋、附加堆紋等。制法以手制漫輪修整為主。器形主要有鼎、罐、甕、杯、澄濾器、紡輪、擂缽等。石器均為磨制,制作精細,器表光滑,刃部鋒利,有斧、錛、鑿、鏃等,為研究河南龍山文化的地域范圍和探索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