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天中文化 動態

天中古國探秘之三 從“房國”“吳房”到“遂平”

2022-03-22 08:56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近年所發現的東漢吳房長張汜請雨摩崖石刻(也稱“吳房石刻”),記錄了東漢永初七年(公元113年)吳房縣長張汜率主簿及官屬為民祈雨成功的史跡,石刻就在今遂平縣文城鄉文城村向南15公里的石龍山上,也佐證了當時的吳房縣城很可能就在現在的文城村,而這個吳房縣城當是房國的故城所在。

□ 趙心田 趙新春

房國故城文城遺址。(資料圖片)

房國,是堯子丹朱后裔的封國,祁姓。相傳丹朱與舜爭權失敗后,被流放到丹水地區,即今天的河南淅川縣境內,故稱“丹朱”。丹朱死后,其國被滅,族裔遷居到汝水之濱的今遂平縣一帶,建立房國。

西周初年,房國因與周王室聯姻被封為伯爵侯國,后降為子爵。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周成王年間“命世子釗(后來的康王)如房逆女,房伯祈歸于宗周”。《國語·周語上》記載:“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生穆王焉。”西周前期康王(成王子)、昭王父子兩代君主都娶房國之女為妃,“周天子”周穆王(姬滿)就是房后之子。房國在西周中期以前,很受周王室重視,與周王室保持著良好的姻親關系。

進入春秋時期,隨著周王朝國勢衰弱,房國也在楚國北侵東擴中風雨飄搖。《左傳·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記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荊焉。”楚國滅掉蔡國時,房國人同時被迫遷到今湖北省房縣荊山一帶。公元前527年,楚平王繼位,各侯國“皆復之”,房國人回到房國故地。但從此以后,房國成為楚國的附庸國,本來就十分微小的諸侯地位蕩然無存。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秋冬之季,吳國軍隊在蔡國等國幫助下攻入楚國郢都,包括房國在內的楚國附庸小國紛紛背楚附吳,以報被楚滅國之仇。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趁闔閭征楚,在吳國自立為王,闔閭聞訊急忙撤兵歸國,打敗了夫概。楚國得到喘息機會后,很快將這些附屬小國陸續吞并,這次房國徹底覆滅,房人又被南徙。房國故地被楚國封給流亡到楚的吳人夫概,史稱“吳房”,又因房地有堂溪城,夫概又稱“堂溪公”。周代房國從西周武王封國,到春秋末年被滅,存國500多年。

到西漢時,在今遂平縣的西部建立吳房縣、中東部建立灈陽縣。一直到南北朝和隋代,由于連年戰爭,人口銳減,兩縣合并為一縣,或稱吳房,或稱灈陽。唐代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丞相裴度掛帥征伐淮西,李愬雪夜入蔡州,一舉討平淮西蔡州長達50年的藩鎮割據,改吳房縣為遂平縣。自此至今,“遂平”之名1205年未曾更改。

關于房國故城的位置,我們比較認可學者何光岳的看法。何光岳《房國的來源和長遷徙》認為:“房、防相通,《路史·國名紀丁》謂丹朱封防,今遂平西南四十里吳房故城,疑為周武王滅商后所封。”這里所說的“吳房故城”即文城故城,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今遂平縣西南20多公里的文城鄉文城村小文城莊的四周。遺址周長3210米,現存城垣殘高1米~4米,是一處保存相對完好的春秋時期古城遺址。“文城”在當地俗語中稱“吳集”,“文城”當為“吳城”的訛稱。近年所發現的東漢吳房長張汜請雨摩崖石刻(也稱“吳房石刻”),記錄了東漢永初七年(公元113年)吳房縣長張汜率主簿及官屬為民祈雨成功的史跡,石刻就在今遂平縣文城鄉文城村向南15公里的石龍山上,也佐證了當時的吳房縣城很可能就在現在的文城村,而這個吳房縣城當是房國的故城所在。

也有學者認為房國故城在今遂平縣城老城區。其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城垣周長3774米。出土有銅鏃、布幣及陶鼎、豆、罐及石斧、刀鏃等,多為春秋遺物。孰是孰非,有待考古發現的進一步論證。

房國的地域,包括現今遂平縣大部、驛城區西北部及西平縣西南部等鄰近地區。

房國被楚吞并后,房人以國為姓,為房姓。歷史上的房姓人,漢代見于《漢書》的有房鳳、房揚,東漢有司空房植,南北朝《魏書》立傳的有房法壽家族,隋代《隋書》立傳的有房恭懿、房彥謙、房暉遠,唐代《唐書》立傳的有房玄齡、房琯,《五代史》立傳的有后唐房知溫等。明代《汝南志》和清代《汝寧府志》記載的本地房姓人,有明清時期汝陽縣(今汝南縣)的房安(歷官監察御史、山東右參政、四川右參政)、房楠(歷官湖廣副史、陜西參政),以及房景敭、房景敏、房景敞、房預、房桂、房贊、房堂、房觀、房韶、房文等。據2015年7月21日統計,駐馬店市(不含新蔡縣)有房姓人口5401人,其中男性2875人。

堂溪公夫概是概姓、暨姓和堂溪姓的始祖。據2016年統計,時駐馬店市(不包括新蔡縣)沒有概姓和堂溪姓,但有堂姓3人、溪姓5人,不知道這幾位堂姓、溪姓人士是否由堂溪姓而來。暨姓的一部分,據《姓氏考略》注引《鼠璞》稱:“暨為概姓所改。”2012年,筆者曾接待過從江西省上饒市騎自行車到駐馬店的暨明甫先生,據稱他是夫概的第84代孫,專門來尋訪始祖夫概的遺跡。他介紹,夫概于公元前505年奔楚封為堂溪公,公元前503年佐周敬王征討獫狁(今陜西和甘肅地區的一個部落),出征時正值東方晨光初露,頓覺暖流遍身、信心倍增,遂改“概”之“木”為“旦”,以“暨”為名,后裔即以“暨”為姓。夫概墓俗稱“吳王塜”或“吳王墳”。明嘉靖《汝南志》卷之三陵墓記載:“吳王塜,在遂平縣西七十里,吳王闔閭弟夫概奔楚,封于此,為棠谿氏,故有塜。”吳王塜在今驛城區沙河店鎮西北隅沙河北岸。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红桥区| 合作市| 塔城市| 新兴县| 资溪县| 延长县| 淮阳县| 洛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正宁县| 资溪县| 浦北县| 华阴市| 府谷县| 湘西| 夏河县| 乡城县| 柳州市| 隆回县| 宜兴市| 林甸县| 刚察县| 郓城县| 封丘县| 琼中| 海口市| 苏州市| 丹棱县| 涿鹿县| 双峰县| 翁牛特旗| 托克逊县| 襄城县| 绥德县| 宝山区| 三穗县| 桑日县| 竹北市| 教育|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