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駐馬店市多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摘要:組織參加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各類高校畢業生網絡專場招聘會活動,在網站醒目位置設立各項招聘活動專題模塊,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種類豐富、方便快捷的就業服務。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服務,切實保護畢業生就業權益,營造良好就業環境。從而使我們的畢業生就業之路更加順暢!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金霞)“近幾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再加上受到新冠疫情沖擊,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往年更為嚴峻復雜。請您介紹一下人社部門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3月2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了2022年駐馬店市“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針對記者的提問,市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吳彥軍進行了介紹。
吳彥軍介紹,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千萬家庭幸福,關系財富創造,關系高質量發展。據測算,我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0萬人、同比增加了近10萬人,我市作為人口大市,近幾年高校畢業生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也是我們全市就業創業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市人社局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抓好就業政策落實,充分釋放政策效力促進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拓展企業就業主渠道。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激勵中小微企業更多吸納畢業生就業。同時督促國有企業落實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穩定事業單位、“三支一扶”計劃招募規模,積極引導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通過落實就業補貼、購買服務等政策,圍繞社區服務、教育醫療、農業科技等人才緊缺領域開發崗位,鼓勵我們的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支持靈活就業。支持高校畢業生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就業。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在數字經濟大潮下,加上疫情影響的疊加,社會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斷催生新業態。目前,市場上涌現出來很多如:外賣、同城、跑腿等新的就業形態,對于出現的新業態我們將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居家就業、遠程辦公、兼職就業創造條件。
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品質。擴大就業見習規模。繼續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提高見習補貼標準標準。加大求職創業補貼力度。拓寬求職創業補貼發放范圍,將每人20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的發放時限由畢業年度調整為畢業學年。實行實名制就業服務。開展有針對性地崗位信息、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就業見習等服務,確保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初次就業率和年底總體就業率同比基本持平。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加強公共專場招聘服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下,依托駐馬店人才信息網等平臺,開展線上就業服務。組織參加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各類高校畢業生網絡專場招聘會活動,在網站醒目位置設立各項招聘活動專題模塊,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種類豐富、方便快捷的就業服務。
鼓勵高校畢業生投身創業實踐。積極支持有意愿、有潛能的畢業生投身雙創。將創業培訓向校園延伸,針對畢業生特點提供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網絡創業等培訓。加大資金保障力度,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提高額度、降低利率政策和免除反擔保要求,畢業生在戶籍地、創業地均可申請貸款。對于在創業過程中有資金需求的高校畢業生,我們可以提供20萬——300萬的創業擔保貸款傾斜創業服務資源,推薦適合的創業項目,提供咨詢輔導、成果轉化、跟蹤扶持等一站式服務,政府投資的創業載體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畢業生提供。
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權益保障。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服務,切實保護畢業生就業權益,營造良好就業環境。開展就業失業、社會保險、畢業生信息數據比對,精準識別符合政策條件的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推動“政策找人”,推進打包快辦、免申即辦,加快政策兌現。加強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聘行為監管,著力規范網絡招聘秩序,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亂收費、就業歧視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梳理發布畢業生實習實踐、就業創業中的典型侵權案例,開展權益保護專題宣傳,增強畢業生風險防范意識。從而使我們的畢業生就業之路更加順暢!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