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種植走出新“稻”路
記者 李玉榮
近日,在正陽縣皮店鄉夏寨村稻田里,3臺水稻插秧機正在田間有序作業。這是正陽縣舉行的2022年水稻插秧機演示現場,20多名農機手、種植戶零距離觀摩學習水稻機插秧技術。
據農機手介紹,一臺水稻插秧機一天可以完成近30畝的插秧工作,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正陽縣是全市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主要集中在緊靠淮河岸邊的6個鄉鎮。近年來,正陽縣高度重視水稻插秧機推廣工作,通過多年的宣傳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
從資金投入看,國家將水稻插秧機列入農機補貼范圍,水稻插秧機作為該縣重點推廣的農業機械,實行了敞開補貼,減輕了農民購機負擔。經過幾年的試驗示范,正陽縣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育秧、插秧技術操作流程,簡單易學,便于推廣,農民容易接受。
從推廣條件看,正陽縣全縣水稻種植面積大,水稻產區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適宜推廣機械化插秧技術。水稻插秧機的推廣節省了勞動力、節約了插秧成本。在正陽縣,水稻插秧機費用是80元一畝,人工插秧費用是220元一畝,機插秧水稻畝產可增產50到80公斤。
“下一步,正陽縣將按照‘示范先行、典型帶動、整體推進’的原則,抓好示范點、示范區建設。”該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水稻主產區鄉鎮將以當地農機服務組織和種糧大戶、農機大戶為依托,培育示范點,落實機插田塊和面積,適時組織召開水稻插秧機演示會,進一步提升輻射帶動能力,讓插秧彎腰成為“過去式”,全力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