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展子虔齊名的天中畫家董伯仁
記者 李賀建
大家都知道《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代表作,展子虔經歷東魏、北齊、北周3個朝代的更迭后,心里只想著能夠過上安定平凡的日子。但他的名聲很大,隋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將展子虔封為朝散大夫,后人稱其為唐畫之祖。同時期和展子虔齊名的還有一位畫家,他就是汝南人董伯仁,時人稱其兩位為“董展”。
董伯仁多才多藝,官至光祿大夫殿內將軍。董伯仁和展子虔被同時召入隋朝為官,兩人畫藝各有千秋,董氏善畫車而展氏善畫馬。據說當年兩人還是好朋友,剛開始展子虔自視清高,看不上董伯仁。展子虔對山水、人物、鞍馬無一不精,當時的人對其贊譽很高,他也聽慣了恭維之詞。
展子虔的《游春圖》。
董伯仁聽說展子虔目空一切,瞧不起人,很不以為然地說:“展子虔不過畫些北方的禿山惡水,有什么新奇?我還從未見他畫過一幅江南的美景。”董伯仁的話很快傳到展子虔的耳朵里。展子虔很是生氣,但覺得也有一些道理。于是他取出董伯仁的作品細細觀看,發現自己的畫的確是雄健有余而瀟灑不足。于是,他主動去見董伯仁,表示要向董伯仁學習,董伯仁也虛心向展子虔學習。從此,兩人經常往來、共同進步,友誼也越來深厚。
董伯仁擅長畫樓臺、佛像、人物、車馬等,尤其擅長就是樓臺人物,時人稱他的界畫“樓生人物,曠絕古今”。他的畫藝備受唐代著名畫家張彥遠等人的看重。他曾先后在汝州白雀寺、固州海覺寺、江陵終圣寺、洛陽光發寺等處作壁畫。
畫家董伯仁。
據《貞觀公私畫史》和《歷代名畫記》等史料考證,董伯仁在世時畫過6幅優秀作品,包括《周明帝畋游圖》《彌勒變相圖》《隋文帝上馬廄圖》《農家田舍圖》《道經變相圖》等。但歷經千年的風雨,時至今日董伯仁已無真跡存于世。今存《三顧茅廬圖》一幅亦為后人仿作,此畫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三顧茅廬圖》尺幅不大,橫29.5厘米,縱43.8厘米。畫有漢末劉備三顧草廬、邀請諸葛孔明出山之故事。畫中長松修竹掩翳茅屋,孔明羽扇綸巾、依榻凝思,僮仆正應門而出。籬外劉備、關羽、張飛3人騎馬和2個隨從行近,山嶺后并見旌旗戈戟微露,人馬眾多。
當代著名畫家任麗娜認為,隋朝統一中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300余年的戰亂局面,并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藝術也反映出明顯的過渡特征,人物畫多沿襲六朝傳統,仍以道釋或神仙故事為主,但人物形象趨于世俗化,并開始融合西域畫風。
由于統治者對繪畫的重視,隋代人物畫家人才濟濟,有尤擅佛像的楊契丹、尤擅肖像的鄭法式、尤擅鬼神的孫尚子、“曠絕古今”的樓臺人物畫家董伯仁等。展子虔經歷北齊、北周而入隋任職,其人物畫上承顧愷之、陸探微,下啟閻立本、吳道子。
當時的名畫家無不善作壁畫。據《法苑珠林》卷120統計,隋代修寺3803所,造像110430身,敦煌莫高窟現存492窟中,隋窟70個。通過現存的隋窟雕塑、壁畫,我們可以看到隋代的人物均帶有明顯的過渡期特征,世俗化傾向濃厚,如現實生活中似曾相識的人,甚至把菩薩做成宮娃的形象。隋代壁畫中人物除上述特征外,披頂的飛天、伎樂的衣帶普遍被加長,顯得輕盈自如、姿態優美,衣帶的疏密穿插呈現規律的動感,為唐代更加絢爛輝煌的“西方凈土變”提供了典范。
據上所述,可知隋代人物繪畫,在仍依南北朝為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題材以道釋為主,開始表現極樂世界,技法上融入西域凹凸畫法,色彩豐富鮮艷,人物形象偏向世俗,造型比例不太均勻,動作較拘板,是這個時期的人物繪畫的總體特征。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美術教師栗東旭告訴記者,隋代國祚僅38年,但繪畫成就顯著。由于國家統一,南北地區的名家巨匠如展子虔、董伯仁、鄭法士等人,云集京洛,得以相互借鑒和交流。隋代統治者復興佛教,使北周滅法中遭受打擊的佛教又得以抬頭和傳播。隋文帝下詔修建寺院,宗教美術又重新活躍,并有大規模創作活動,長安、洛陽、江都等地寺廟都有名家手筆。自南北朝興起的描繪貴族人物肖像和生活風俗的繪畫也有較大發展,以描寫山川風景為主的山水畫則開始脫離稚拙而逐漸進入成熟階段。隋代統治者對古書畫的收藏也比較重視,隋滅陳時即將其宮廷收藏盡數收納,隋煬帝時又于洛陽觀文殿后建妙楷臺、寶跡臺,分別收藏法書名畫。隋代繪畫的發展為唐代繪畫藝術高度繁榮奠定了基礎。這里面,出生于汝南的畫家董伯仁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