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歷史 人物

從古呂國走出來的兵家始祖

2022-07-04 08:47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記者 李賀建

姜子牙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而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出生在我市的新蔡縣。

呂國,姜姓,古封國,位于今新察縣。

古呂國為炎帝后裔伯夷所建。伯夷,堯時掌四岳,舜時主禮,禹時“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故古呂建立應在禹之后期。

先秦呂國有新蔡呂和南陽呂。南陽呂因佐周滅商有功,周穆王滿時始受封國,立國較晚,早期的古呂國即伯夷封國只有新蔡呂。新蔡今有大呂亭、小呂亭等遺址。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古蔡城遺址發現了屬夏文化層的石斧、石箭、骨槌、陶鼎以及呂侯墓群。

呂之得名,源于伯夷業績,“呂者,膂也,謂能為股肱之膂也”,即伯夷曾是大禹治水的股肱重臣。古呂國都城在今新蔡縣城西關外的古蔡城遺址。它的疆域南至今息縣的北部,北與今項城接壤,東至今臨泉西部,西與今平輿交界,南北約百里,東西約120里。

夏帝啟元年,伯夷長子大廉襲父封國,古呂漸入鼎盛時期。由于大廉及其子孫精明干練,勤奮治國,使古呂國在夏商之世較為安定。殷商末年,殷紂王暴虐,天下大亂,古呂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軍事家——呂尚。

按照先秦時期的習慣,“居家以家姓,離國以國姓”,當時的姜姓呂國只有這一個,故姜子牙應為今新蔡縣人。

半生寒微

姜子牙的前半生可謂漂泊困頓。不僅家境貧寒,而且被人招為贅婿。身為“贅婿”的姜子牙整日只知道讀書,其他一概不知。這讓他的妻子馬氏很不高興,她就讓姜子牙做點生意賺些錢兩。

由于不善經營,姜子牙連本帶利賠了個精光,被妻子馬氏逐出家門。雖然他在紂王手下做過小官,也游歷過70多個諸侯小國,但始終沒遇到賞識他的人。后來姜子牙輔佐周王名震天下,傳說馬氏找來想要復合,一瓢水被姜子牙潑出去,并且說:“如果你能把水收回,那么一切都可以再來。”這就是成語“覆水難收”的典故。

72歲的姜子牙在渭水垂釣的場景被傳奇小說《武王伐紂平話》演繹為“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用短竿長線,線系直鉤而非釣魚所用彎鉤,且不用誘餌;釣鉤還不在水中,反倒離水面三尺。由此就有了“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句歇后語。

興周滅商

當時周文王姬昌出巡至渭水邊時發現了80多歲的姜子牙。周文王見他的魚鉤是直的,好奇地問道:“魚鉤應該是彎的,為什么你用的魚鉤是直的呢?”姜尚對答:“我要釣的魚,是自愿上鉤的,愿意來就來,不愿來就算了。”周文王馬上領悟,這是雙關語,在指求才若渴的自己。于是說:“殷紂暴虐,民不聊生,我將要振興世道,請先生擔任我的老師。”姜子牙應允,周文王當場拜為太師,并把姜子牙扶上車,自做車夫,走了800步。為此,姜子牙便推算出周朝國祚約800年。雖然這個故事并不見于正史記載,但它在民間流傳甚廣。

周文王姬昌請教姜子牙如何才能奪取天下和治理國家。姜子牙建議姬昌順應天命,積善修德,明道行仁。既要堅定滅商決心、爭取人心、擴大影響力,又要清醒認識與商周的實力差距,韜光養晦,不可急于求成、操之過急。

在姜子牙的輔佐下,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取得了牧野決戰的大勝,滅掉商朝,將周國升級為新的天下共主周朝。

封國安邦

武王滅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作出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國,充當周朝統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于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功勛卓著,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

姜子牙建立齊國后首先以法治國,安定民心。司寇營湯陽奉陰違,受賄害民,并妖言惑眾,宣稱要以所謂的“仁義”治齊,姜太公便令人把營湯斬首,以正政令;東海上有被時人稱為“賢人”的狂矞、華士兄弟,不向天子稱臣,也不為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態和平對抗新生的齊國。姜子牙認為他們自私自利,不為國家盡義務,是“害群之馬”,就下令誅殺他們。一時間,齊國再也沒有違抗命令法規的事情了,混亂局面迅速得到安定。僅用5個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報政”,即向周公匯報其安邦定國的政績。

強國富民

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用其所長,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姜太公還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論。實踐證明,他的用人思想不僅開創了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人才使用先河,也為后來齊國稱霸列國奠定了基礎。

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俗”指“夷俗”,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生活方式;“禮”指“夷禮”,即當時當地東夷人的禮儀制度。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造了既讓齊民樂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谷,而人民寡。”《鹽鐵論》則說:“昔太公封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面對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姜太公自齊國初建時就因地制宜,在注重發展黍、稻生產的同時,利用境內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冶煉業、絲麻紡織業、漁鹽業等手工業;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傳統的優勢,大力發展商業,推行與列國通貨的外貿政策。在這種“農、工、商”三寶并舉的宏觀戰略指導下,齊國制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發展為雄踞東方的大國富國。

安定周室

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發動“三監之亂”。姜太公父子輔助周公旦,或坐鎮京都、運籌帷幄;或領兵東征、沖鋒陷陣;或左右呼應,東西夾攻,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戰功。再后來,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后又與眾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鎬京,子丁公呂伋繼位。齊丁公呂伋繼續輔佐周康王,成為僅次于首輔召公奭的次輔,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銳部隊三千虎賁,保衛豐鎬。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兵家始祖,他的傳世著作《六韜》被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學習與吸收。他還被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尊為“百家宗師”,是一位中國古代影響久遠的杰出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巫山县| 开江县| 尤溪县| 东港市| 萨迦县| 武冈市| 大悟县| 蒲城县| 冀州市| 屏南县| 墨竹工卡县| 六安市| 四会市| 文登市| 株洲市| 沂水县| 正镶白旗| 星子县| 武川县| 德钦县| 开远市| 东平县| 磐石市| 镇沅| 高唐县| 翁牛特旗| 尤溪县| 格尔木市| 瑞金市| 夏河县| 五莲县| 静宁县| 阜宁县| 松滋市| 广河县| 蛟河市| 芜湖市| 临湘市| 原阳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