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出彩駐馬店 ——非凡十年縣區行·走進上蔡
摘要:上蔡縣黃埠鎮黨委書記翟洪東表示,“鄉村振興主要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培育更多的制鞋產業工人,有利于鄉村振興的實現。”
城市一角。 記者 吳 波 攝
美麗鄉村。記者 吳 波 攝
趕制訂單。記者 吳 波 攝
一絲不茍。記者 吳 波 攝
加緊生產。 記者 吳 波 攝
掃碼看視頻
黨建引領聚合力 鄉村振興展新顏
記者 張遙駝 見習記者 王家恒
一顆小小的紅薯經過精挑細選、生產加工,搖身一變成了聞名十里八鄉的“網紅產品”。近日,在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記者見證了一顆紅薯的“變形記”。
“我們有紅薯月餅、紅薯面條、紅薯粉條多個品種,特別是最新推出的紅薯茶葉,叫響了‘王營紅’品牌。”小王營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介紹。
小王營村長期以來有種植紅薯的傳統,由于過去種植品種老化、產量不高,紅薯產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發展比較滯后。
為提高紅薯的經濟效益,壯大村集體經濟,小王營村吸納返鄉創業人士,成立了綠色生態甘薯種植基地,先后流轉土地200多畝,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種植面積,提高附加值,積極探索集紅薯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新路子。
“今年種了5畝地,1畝地大約產4000斤紅薯,按現在的收購價算,能掙2萬多元哩。”綠瑩瑩的紅薯地頭,村民王春盤算著收成,喜笑顏開,“村里引進企業,不僅指導大家一起種植,還有務工收入,增強了大伙兒的種植底氣,明年我準備多種幾畝。”
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富。近年來,小王營村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推進“黨建+”與經濟發展、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方面的深度融入,突出黨支部“領頭羊”作用,開展“四有四帶”活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如今,在小王營村,特色種植、扶貧車間、光伏發電等特色產業齊頭并進,不僅拓寬了群眾致富渠道,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田園風光自然和諧、農家院落窗明幾凈、社區道路寬闊平坦……“‘幸福苑’里真幸福”,是小王營村村民的共同心聲。
“不僅收入好,還要住得好、環境好,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通過建一個‘幸福苑’、鋪一條‘方便路’、設一個垃圾點、圍一個文化廣場,著力實施‘1111’計劃,不斷打造外貌美、生態美、持久美的幸福鄉村。”王海軍表示。
鄉村要振興,農村必須美。小王營村統籌建設集中保障房安置點,困難群眾住上了“一室一廳一廚一衛”新房;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美化綠化、垃圾分類處理活動,促進人居環境增顏值、提氣質,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攀升。
產業欣欣向榮,鄉村美美與共,生活蒸蒸日上。如今,小王營村正錨定打造鄉村振興“小王營樣板”目標,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狀元紅農業:三產大融合 農業大發展
記者 許 偉
有機農業種植區、酒文化生產區、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區、食品安全監測服務中心、建設中的康養服務區……烈日下,規劃面積3195畝、總投資3.6億元的上蔡縣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蔚為壯觀。
8月11日,“非凡十年 出彩駐馬店”集中采訪團走近上蔡,近距離感受黨的十八大以來千年古縣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生態農業繪新景,文旅融合拓新城。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是上蔡縣委、縣政府以實施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縣為契機,突出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建立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增強產業扶貧“造血功能”,力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重收益而著力打造的集現代農業產業扶貧、優質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農耕文化體驗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高水平現代生態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基地。園區于2018年上半年規劃立項,下半年開工建設,目前已初具規模。
“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以高標準建設現代高效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為特色,以有機果蔬、特色花卉等標準化生產為重點,設置名優果樹試驗示范區、有機農業種植區、花卉生產區、園區接待與科普綜合區、農產品倉儲物流區等重點區域。”狀元紅示范園農業部負責人李建華介紹,目前,園區已建成高標準溫棚108座,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主要種植食用菊花、高品質西瓜、優質草莓、酸甜果番茄、水果辣椒等有機果蔬。
狀元紅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實施“五金”產業扶貧模式助脫貧,實現了土地流轉有租金、園區務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效益分成有獎金、貸款入股有股金;“五大”利益增強機制促創新,“薪酬+返租”的利益增強機制、“訂單收購”的利益保障機制、“農戶+產業園+終端消費”利益共享機制、“入股分紅”利益聯結機制、“扶貧脫困”的特殊利益聯結機制。
“經過常年努力與發展,這些措施有效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園區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向深度發展。”李建華表示,“目前,園區包含傳統的一產,即有機農業種植區和設施農業區,在二產建設方面有酒文化生產區、玫瑰產品加工,依托二產目前已經形成了農業觀光旅游、餐飲住宿、食品安全監測服務中心等典型的第三產業。”
“將園區打造成展示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新窗口,并成為全省特色農業產業、生態農業與休閑旅游業相互嵌入發展的創新園區。”談及未來的發展,李建華表示,“正式投產后,將實現年產瓜果、蔬菜、中草藥等超800噸,年出欄水產16萬尾(只),園區年產值5.5億元,年總利潤超過1.1億元,為15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帶動周邊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冠鑫體育:投產見效快 細分大市場
記者 許 偉
戶外,烈日炎炎,暑熱襲人;室內,涼風習習,機聲隆隆,工人操控機器設備熱火朝天忙生產。8月11日,在上蔡縣五龍鎮冠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籃球生產車間內,各色規格不同的籃球經過充氣、打磨、拋毛、過膠、印刷等工序,呈現在眾人面前。
“公司主要經營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加工。除了我們自己的品牌加工,還為一線知名品牌做代加工,以及個人和單位個性化定制等特殊球類生產。”上蔡縣冠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馮世朋介紹。
據悉,上蔡縣五龍鎮居民馮世朋和妻子劉會杰在外地從事體育用品經營多年,積累了生產經驗、資本和商業資源。2021年,夫妻二人返鄉創業,投資200多萬元成立上蔡縣冠鑫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2年2月,冠鑫體育順利投入生產。短短幾個月,馮世朋已培訓50多名群眾從事球類設計、加工、生產工作,人均月工資5000元左右。
振興鄉村經濟,帶動當地就業,是馮世朋返鄉建廠的初衷。馮世朋介紹,他和愛人在外打工20來年,最早是從事汽車配飾生產的相關工作,后來到一家籃球企業負責生產經營,隨著年齡的增長,返鄉創業的念頭與日俱增。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體育用品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返鄉創業不僅可以將自己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反哺家鄉,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還可以為家鄉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馮世朋介紹,球類生產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可以有效解決家鄉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建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簡單改造就可以作為生產車間。當他把自己返鄉創業的想法同當地政府部門對接溝通時,立刻得到了支持。
“工廠就建在五龍鎮老李村五組的扶貧車間,房租、稅收都給到當地的脫貧戶,招工用工條件對脫貧戶也適當放寬。”馮世朋說。“目前,主要做一些體育館、學校定制加工球類,也給一些一線品牌做代加工。”馮世朋表示,“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久,但是由于產品質量過硬,投入市場后反響很不錯,春節前后獲得的訂單足夠生產一段時間。”
“皕勝”是冠鑫體育的自主品牌。在馮世朋的心中,“皕勝”諧音“必勝”,一方面,彰顯產品質量過硬;另一方面,寓意公司事業要在鄉村振興、市場經濟兩個戰場上都百戰百勝。
“我們對標國內外一線知名品牌,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原材料,從充氣、打磨、拋毛到過膠,再到后續的貼皮深加工和檢驗流程,總共有30多道工序。”馮世朋說,“我堅信,工廠可以很好地生存發展下去,帶動更多鄉親擁有一技之長,依靠技能實現就業增收,進而帶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金帝鞋業:群眾忙增收 企業忙增效
記者 許 偉
剪裁、鎖邊、扣壓……8月11日,在制鞋工人的縫紉聲聲里,駐馬店金帝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駐馬店金帝鞋業有限公司位于上蔡縣龍勝大道榮光集團廠區內,2022年1月4日正式簽約,由浙江溫州金帝集團投資興建,總投資5億元,主要從事女鞋、運動鞋制造加工,年產能力達300萬雙,帶動1000多人就業。金帝集團是浙江省鞋類制造龍頭企業,年出口額近2億美元,產品遠銷德國、美國等歐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4年位列浙江省鞋類出口第一,是中國輕工商會鞋類分會理事長單位。
產業發展靠項目,項目集聚靠招商。近年來,上蔡縣堅持“項目為王”,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實現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的重要抓手,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突出產業招商延鏈補鏈強鏈,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抓產業培育、抓集群打造,實現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新突破。該縣圍繞主導產業,積極招引、培育、壯大一批企業,著力增加就業崗位,推進員工本土化,解決群眾的就業問題,駐馬店金帝鞋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1家。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外出務工機會少了,加上家里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又不想走太遠。聽說金帝鞋業招工,就過來了。”在金帝鞋業務工的劉女士表示,在不影響照顧家庭生活的同時,每月還有4000多元的工資。“企業開工投產就吸引了一大批周邊群眾前來務工就業。”據駐馬店金帝鞋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招用上蔡本地員工300多人,有4個生產車間,生產線馬力全開,每天日產量在5000雙左右。
“我們的訂單還是不斷增加,計劃明年是300萬雙的訂單,需要1000多人才能生產出來。”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企業積極響應政府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生產的號召,將增開新的生產線,為訂單生產按下“快進鍵”,用工問題成為企業的一個“瓶頸”。金帝鞋業結合實際,通過集中示范培訓的方式,對員工進行免費崗前培訓,提供不同的就業崗位,激發當地居民在家門口就業的熱情,從而形成群眾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局面。
“為企業輸送員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事關上蔡縣經濟發展的大局。”上蔡縣黃埠鎮黨委書記翟洪東表示,“鄉村振興主要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培育更多的制鞋產業工人,有利于鄉村振興的實現。”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