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田繪“豐”景 沃野奏新曲
摘要:為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西平縣把培育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作為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促進農民有序轉移、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的重要舉措,圍繞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加大對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劉曉文(前排左二)到西平縣調研指導小麥氣象服務等工作。
為秋季農作物打藥。
夏糧豐收。
農業機械化觀摩。
機械化收割。
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田春雨 吳顯汀
一株株玉米茁壯挺拔,一壟壟大豆長勢喜人;玉米葉下,豆苗規整排列,兩種作物一高一低相得益彰……
處暑時節,走進西平縣老王坡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內,玉米大豆間作的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引人注目,微風輕拂,綠疇青紗颯颯搖曳,仿佛在迎接著即將到來的又一個豐收時節。
倉廩實,天下安。黨的十八大以來,素有“豫南糧倉”之譽的西平縣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不斷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落地,以高標準糧田建設為抓手,以糧食高產創建為載體,以科技推廣為動力,糧食作物種植結構科學合理、面積穩中有升,單產穩步提高,總產穩定增加,品質得到明顯改善,全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據了解,該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210萬畝,總產96萬噸左右,遠近聞名的“西平小麥”實現十九連豐,成功通過小麥50萬畝、玉米37萬畝、花生10萬畝、高粱3萬畝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驗收,十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西平小麥”“西平紅薯”相繼榮獲農產品國家地理標志品牌,“西平小麥”“西平西瓜”同時列入全國名特優新產品名錄。
如何使“糧安天下”這個“國之大者”生動地落筆于西平大地,是西平縣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該縣始終堅持鞏固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能、維護糧食生產安全,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在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專題部署安排,把糧食生產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實行黨政同責,強化組織領導,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抓落實,扎實有序推進,確保呈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業穩定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的良好發展態勢。
為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該縣通過各種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傳國家鼓勵和支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把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信息不折不扣傳達給群眾,切實減輕農民種田負擔,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嚴格執行國家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確保補貼資金據實和及時足額發放到廣大農民手中。認真宣傳和執行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維護種糧農民利益。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為糧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堅持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資金采購小麥赤霉病防治用藥,推動全縣小麥“一噴三防”實現全覆蓋。
按照“土地平整肥沃、灌溉設施完備、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產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總體要求,該縣狠抓集中連片農業開發,高質高效推進,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主產區,確保糧食穩產高產。同時,堅持合理用地、節約用地、集約用地,連續多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93萬畝,為糧食增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西平縣老王坡農業現代化核心示范區,你可以近距離感受到智能灌溉、水肥一體化、蟲情測報、氣象服務、物聯網等農業“智慧”,體驗一番農業生產設施標準化、裝備現代化、應用智能化、經營規模化、管理規范化等“數字”先進技術。2012年以來,該縣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1.3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80.46萬畝,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1億公斤,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高標準糧田提升示范縣。其中西平縣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于2021年實施,涵蓋4個鄉鎮20個行政村,約10萬畝集中連片耕地,一期工程以老王坡區域的3.1萬畝作為核心示范區進行高標準打造,全面提升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為有效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該縣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組織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重點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實施薄弱環節機械化水平提升行動。同時,切實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機管理水平,實現了農機化事業跨越式發展。該縣現有100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8家、市級20家,發展速度、數量和質量均位居全市前列,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提高科技支撐能力,是推進農業高效發展的根本出路。西平縣持續加強與省市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建立科研基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配套集成技術研究、示范、推廣,使全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在全市乃至全省保持領先地位。創新服務機制,改善服務手段和裝備,以區域站為依托,建立“區域站+技術人員+經營主體+農戶”技術服務模式,扎實開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采取各種有效形式,開展科普培訓活動。大力推廣普及優良品種、配方施肥、藥劑拌種、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模式化栽培等一批先進實用技術,推進良種良法相配套,農機農藝相結合,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科技水平明顯提高。
為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西平縣把培育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作為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促進農民有序轉移、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的重要舉措,圍繞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加大對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和扶持,推進土地流轉,做好融資服務,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助推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該縣土地流轉38.01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 110.10萬畝的34.5%;有農民合作社2694家,家庭農場1394家;示范合作社173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9家、市級68家;示范家庭農場112家,其中省級6家、市級27家。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沒有耕地,就沒有糧食;沒有高標準農田,就沒有糧食的保產增收。下一步,西平縣將繼續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和現代種業發展,積極創建現代農業開發區、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等農技支撐載體,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版圖片由樊龍飛、趙永濤拍攝)
掃碼看視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