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河南考古:實證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空節點

2022-10-31 16:18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付 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墟遺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和文獻記載相對應、并為考古發掘與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也是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發掘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都城遺址。殷墟處在中國乃至世界青銅時代的頂峰階段,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偉大輝煌。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殷墟遺址出土的商代甲骨。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 孫英民

河南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地,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早從河南開始,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為中華文明探源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確定的幾大研究片區中,中原地區是重中之重。河南靈寶西坡、登封王城崗、新密新砦、偃師二里頭、鄭州大師姑及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等中原地區6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城邑,作為研究重點,其中5個位于河南。河南境內的考古成果實證了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重要時空節點。

在文明起源的重要奠基階段——裴李崗文化時期,以賈湖遺址為代表的文化成就是整個東亞文化發展的“高地”。裴李崗文化發展強盛并帶動了周邊文化的演進與發展,形成“早期中國文化圈”雛形,是中華文明的萌芽和肇始階段。

在文明起源階段的核心——仰韶文化時期,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覆蓋范圍最廣、人口規模最大,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積蓄了最深厚的人力和物力基礎,形成了“集體取向”的獨特發展道路,其彩陶的大范圍傳播,成為“最初的中國”一體化進程最亮麗的符號。雙槐樹遺址作為黃河流域仰韶中晚期高規格都邑性質中心聚落,為研究中原地區文明發展進程提供了關鍵材料,李伯謙命名其為“河洛古國”。

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各地陸續發展出若干新的區域性中心,如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古城寨等,出現了分布最集中的中原城址群。距今3800年前后,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出現表明社會由相互競爭的政治實體,進入到廣域王權國家時期,奠定了古代“中國”的基礎。考古界普遍認為,二里頭早期國家的形成表明以中原為中心歷史發展趨勢的正式確立。

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墟遺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和文獻記載相對應、并為考古發掘與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也是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發掘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都城遺址。殷墟處在中國乃至世界青銅時代的頂峰階段,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偉大輝煌。

(河南日報記者 張體義 溫小娟 整理)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平顺县| 定安县| 镇安县| 泾阳县| 乐昌市| 福泉市| 伊通| 沭阳县| 于都县| 瑞昌市| 娄底市| 越西县| 寿阳县| 车险| 金昌市| 湘潭市| 泰宁县| 察哈| 留坝县| 开封县| 长治市| 治县。| 凉城县| 精河县| 卢湾区| 南宫市| 通山县| 芷江| 崇明县| 宜章县| 韩城市| 文安县| 孟州市| 云安县| 大方县| 鹤庆县| 武山县| 陇西县| 天等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