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理論 理論學習

駐馬店市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對策與建議

2022-11-16 08:50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加快推動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建設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業帶動、有科技引領、有服務配套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二是提升“農家樂”“農事體驗”等傳統業態,探索農業主題公園、創意農業、深度體驗等新型業態,打造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

常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近年來,駐馬店市強化農業食品保障功能,拓展生態涵養、休閑體驗、文化傳承功能,凸顯鄉村的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價值,鄉村產業有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產業鏈條短、融合層次低和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鄉村振興發展任重道遠。

全市農業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創造了許多新經驗、新亮點。

一、發展高效種養業,夯實鄉村產業振興基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四優四化”,積極調整優化種養產業結構,加大良種推廣普及和品質結構優化力度。全市糧食種植面積達1950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160億斤以上。蔬菜產量200萬噸,食用菌鮮品產量80萬噸,水產品產量9.9萬噸,“菜籃子”產品增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方陣。全市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90萬噸、35.5萬噸、18萬噸,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二、三位,豬、牛、禽、羊飼養量持續居全省第一、二、三、四位。

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領鄉村產業快速發展。2021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2%,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收增速達12%。現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10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80家。我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調味品生產基地和芝麻油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我市第一支柱產業。

三、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1年,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1224個,休閑農業經營收入18.28億元。確山縣、遂平縣被確定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縣。全市共建成各類農業產業園區58個,其中正陽花生現代農業產業園、泌陽夏南牛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復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四、打造特色品牌,增強鄉村產業競爭力。著力打造泌陽夏南牛和香菇、平輿白芝麻、汝南蔬菜和麥草畫、正陽花生、新蔡小雜糧、遂平彩葉花木等特色品牌。確山“瓦崗紅薯”“瓦崗西瓜”“竹溝中藥材”“瘦肉型黑豬”“薄山湖松針魚”“留莊大米”等50多個特色品牌暢銷省內外,“確山板栗”“確山夏枯草”已取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

五、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保障。西平、正陽、確山被批復為全國或省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體推進試點縣,正陽、新蔡為省級家庭農場示范創建縣,西平、遂平為省級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示范縣。全市注冊農民合作社23433家,其中國家級56家、省級87家、市級464家,農民合作社總量和示范創建數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家庭農場12267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6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159家。

六、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助力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全市有效期內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達255個,創成國家級、省級綠色食品基地11個,主要農產品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蔬菜、水果抽檢合格率達99%。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全市廢棄農膜回收率 96.8%,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秸稈禁燒繼續保持“零火點”目標,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7.2%。

存在的問題

一、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不夠強。多數農業企業規模小、檔次低,企業科技投入不夠,科技含量低。初級加工多、精深加工少,質量檔次不高,加工轉化和產品附加值低。

二、三產融合程度不高。“農業+”發展的廣度與深度不足,農業與工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物流業等產業的融合不夠緊密。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發展較慢、規模偏小、層次較低、缺乏科學規劃和有效布局。

三、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雖多,但真正規模運營的并不多,且耕作方法陳舊、種植技術落后、機械化程度較低。

四、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較多。鄉村產業發展普遍面臨人力資源短缺的難題,缺少經管、營銷、電商、金融等實用型人才。鄉村產業發展項目融資難度較大,擔保難問題比較突出。

發展對策與建議

一、發展特色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加工、休閑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二是建設一批標準產業園區(基地),加快正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升泌陽夏南牛、平輿芝麻產業園的發展水平,加快建設“中國漁都”“中國牛城”“中國藥谷”“花生之都”。三是創響一批“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的“土字號”“鄉字號”品牌,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發展鏈條。一是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工藝技術“鳥槍換炮”、生產流程“機器換人”、營銷渠道“電商換市”,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由小變大、加工程度由初變深、加工產品由粗變精。二是拉長產業鏈,提升增值鏈,不斷擴大平輿芝麻、正陽花生、泌陽花菇等產業的精深加工空間。三是建好農產品加工業基地,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園區。加快推動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建設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業帶動、有科技引領、有服務配套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

三、堅持產業融合,增強經濟發展合力。一是支持經營主體融合發展。支持發展產業關聯度高、輻射能力強的大型產業化聯合體,鼓勵發展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田園綜合體。二是促進業態融合發展。推進規模種植與林牧漁融合,發展林下種養、稻魚蝦共生等業態,推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農業、親子體驗、休閑農業等業態。三是搭建產業融合載體。支持建設一批現代鄉村產業園,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強鎮,實現多主體參與、多要素聚集、多業態發展、多模式推進的融合格局。

四、培育龍頭企業,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培育壯大十三香、一加一面粉、久久農科等一批本地骨干企業,支持徐福記、君樂寶恒都、魯花、今麥郎、花花牛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我市做大做強。引導龍頭企業創建大型農業企業集團,打造知名企業品牌。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扶持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五、挖掘生態資源,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一是利用我市的青山、綠水和平原農業景觀資源優勢,建設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鄉村民宿、農耕體驗基地、康養基地。二是提升“農家樂”“農事體驗”等傳統業態,探索農業主題公園、創意農業、深度體驗等新型業態,打造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三是打造全市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出“小延安—竹溝”“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故鄉—古城李灣”“中共鄂豫邊區省委舊址—焦竹園”等宣傳品牌,加大力度開發雷崗戰役舊址、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等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助推革命老區的鄉村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六、堅持科技引領,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隊伍。一是持續優化農村創新創業環境,提升創新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增強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搭建能人返鄉、企業興鄉和市民下鄉平臺,吸引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創新,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和能工巧匠在鄉創業。二是開展好“萬人助萬企”活動,精準服務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掌握企業發展訴求,幫助企業拓展市場、破瓶頸、解難題,從抓產品、抓環節到實現抓產業、抓體系,引導企業延鏈、補鏈、壯鏈,著力幫助產業、企業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三是加強實用技術方面的培訓,重點抓好專業大戶、農村致富帶頭人、科技示范戶的培訓,增強農民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的本領。

(作者系駐馬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乐东| 沅陵县| 车险| 密山市| 西林县| 城固县| 柳林县| 乐平市| 增城市| 界首市| 滨海县| 邵武市| 满洲里市| 苏尼特右旗| 仁布县| 晋州市| 囊谦县| 河北区| 合川市| 太和县| 舟山市| 墨玉县| 分宜县| 五峰| 资兴市| 张家口市| 固原市| 韶山市| 白水县| 长垣县| 乌拉特前旗| 吐鲁番市| 华容县| 赫章县| 林芝县| 故城县| 保定市| 图片| 旬阳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