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洗碗效應”,為“敢為者”撐腰丨頂端社評
頂端新聞評論員 孫科
經歷疫情大考,當下,社會方方面面都亟需盡快恢復元氣,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放開手腳敢為善為的干部。
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干,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有干部敢為人先,才能以上率下,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生機盎然、奮勇爭先的新局面。
如何讓干部敢為?
一方面,要創造良好的干事環境、氛圍,讓“想為者”沒有包袱,為“敢為者”擂鼓助陣,使“有為者”更有干勁。
啃硬骨頭、碰燙山芋,有可能會發生工作上的失誤錯誤。經常洗碗的人,失手打破碗的概率遠比不洗碗者要高。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就明確提到,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
為干事創業的干部營造良好環境,需要旗幟鮮明地破除“洗碗效應”。
在河南,為破解“洗碗效應”,各地就出臺過具體細則,比如洛陽,當地明確了可以容錯的十種具體情形、不予容錯的四種情形;信陽規定,將容錯結果運用于黨風廉政建設、干部選拔任用、實績考核和經濟責任審計等各個方面,解除干部工作中的后顧之憂……組織們的撐腰鼓勁,給干事創業的干部吃下了“定心丸”。
另一方面,要有約束機制,讓干部時刻擰緊干事這根弦。針對動力不足“不想為”、能力不足“不會為”、擔當不足“不敢為”的情況,應當拿出懲戒措施。
我們要“保”敢為者,也要“罰”不想為者。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公開征集“躺平式干部”線索一事,引起廣泛關注。
工作得過且過、“表態”之后無“表現”、對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上推下卸……針對10種“躺平”線索,當地果斷出手,采取學習培訓、調整崗位、責令辭職或予以免職等方式,對被舉報干部進行懲戒。
只有破除“洗碗效應”,旗幟鮮明地為“敢為”干部撐腰,干部才敢啃硬骨頭、敢碰燙山芋,才敢打硬仗、涉險灘,才能沖在前、立潮頭。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