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航天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在即將過去的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航天發射次數再創歷史新高,我國航天事業譜寫了新的輝煌篇章。
這一年,中國載人航天創造了多個新的紀錄。
天舟五號發射并成功對接空間站,首次實現了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了世界紀錄。
神十四和神十五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6名航天員首次在中國的“太空家園”留下這張太空合影。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和關心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這一年,他給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走進文昌航天發射場,勉勵大家勇于創新突破,全面提升現代化航天發射能力,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成為中國航天不斷前行的動力之源。
這一年,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中國空間站如期完成“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也開啟了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在逐夢蒼穹的征程中,中國航天不斷標注新高度、創造新成績。
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樣本中,我們發現了月球上的新礦物“嫦娥石”、發現了月球在20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
在“祝融號”火星車傳回的數據中,我們發現了火星烏托邦平原40億年以來發生的水和風沙活動的新證據,世界最清晰全火星影像圖也正在繪制。
這一年,“夸父一號”發布了最新太陽觀測科學圖像。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試驗衛星“羲和號”獲得5項世界級成果。
這一年,越來越多的“中國星”閃耀太空。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數量超過600顆,“高分天眼”形成全天時全天候對地觀測能力;風云衛星提供天氣預報精準服務,北斗導航服務全球,已融入農業、交通、電力等多個領域,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值已達4700億元。
這一年,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次數首次超過50次,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力箭一號”“捷龍三號”“快舟十一號”等新一代固體火箭成功發射,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不斷提升。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追夢步伐永不停歇。面向未來,中國航天將賡續傳承,在建設航天強國的征程上接續奮斗。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