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昆曲展現革命者的凜然氣韻
摘要:“晝”,被安排為現實時空,以瞿秋白被捕后的時間線為軸,正面展示瞿秋白與敵人的多次交鋒,在國民黨的輪番勸降下,堅持信仰、堅貞不二,最終從容赴死,頌揚了瞿秋白對信仰的執著追求,面對生死抉擇時的鋼鐵意志;
戲曲演現代戲很難,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演現代戲更難,尤其是演革命歷史題材的現代戲更是難上加難。如何用古老劇種突破“紅色經典”的傳統敘事與表演范式?如何用典雅優美、詩情寫意的藝術形式表現慷慨激昂、壯烈犧牲?江蘇省昆劇院創排的原創昆劇《瞿秋白》,近日來京參加文旅部主辦的“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交出了一份收獲眾多好評的答卷,也為戲曲界現代題材創作帶來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他不僅鐵肩擔道義,還妙手著文章,他溫潤淡泊、浪漫詩意的文人氣質與昆曲高度吻合。編劇羅周沒有選擇瞿秋白身為領導人和政治家正面指揮工運學運或武裝斗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切入,而是以他被捕至犧牲這段與敵人周旋的生命最后歷程,再現了他生平中所珍視的親情、友情與愛情,在現實與夢境的交織中,塑造了一個視死如歸、睿智堅定,極富浪漫情趣的共產主義者的美好形象。
全劇由“溯源”“秉志”“鐫心”“取義”四折組成,并采用一種全新的編劇方式,將每折戲分為“晝”與“夜”兩部分。“晝”,被安排為現實時空,以瞿秋白被捕后的時間線為軸,正面展示瞿秋白與敵人的多次交鋒,在國民黨的輪番勸降下,堅持信仰、堅貞不二,最終從容赴死,頌揚了瞿秋白對信仰的執著追求,面對生死抉擇時的鋼鐵意志;“夜”,則以幻境或回溯的手法,呈現虛擬的過去時空,展示他的內心世界,對其豐富的情感進行探究,以虛實交織、亦真亦幻的意境,展現了瞿秋白與母親金璇、摯友魯迅、愛人楊之華的深情摯愛與痛切訣別,立體展現出瞿秋白是一個滿懷柔情的大愛之人。
《瞿秋白》延續了張曼君導演的舞臺風格,注重戲劇空間的建構,遵循戲曲的原則與規律。但這一次并沒有在大開合中表現大氣象,而是節制而含蓄、以少勝多。舞臺之上,天幕之下,一黑一白兩個巨幅景片靜靜凝立,“晝”與“夜”、“陰”與“陽”、“生”與“死”,都蘊含其中。沒有紛繁的道具,沒有瑣碎的調度,一張審訊桌、一張監獄床,便代表瞿秋白所處之環境。明滅的燈影、簡約的造型、流動感和空靈感兼具的舞臺,自始至終彌漫著無法言說又揮之不去的寂寥,但就在這份安靜與孤獨中,革命者的熱血與鐵骨卻呼之欲出。
身為江蘇省昆劇院掌門人的施夏明與瞿秋白犧牲時的年齡相仿;多年昆曲巾生表演的濡染讓他身上的古典儒雅和清凈淡泊的氣質,與瞿秋白的文人書卷味相當契合。施夏明充分運用深厚的藝術積累和個人的形象特質,成就了這個俯仰天地、有血有肉的高貴靈魂。尤其瞿秋白教反派人物演唱俄語版《國際歌》一段可謂是點睛之筆。結尾更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濃郁美感,瞿秋白在一片象征著鮮血的花瓣之中,安然端坐于刑場上。“生如夏花紛燦爛,死似秋葉意自恬。”這一刻的高貴、寧靜與悠遠,把人們的心靈帶入更豐富的精神境界。
由于編、導、演的合力創作,表演者與角色精神氣質的高度契合,再加上既保持戲曲之古韻,又體現時代之精神的舞臺審美,共同構成了《瞿秋白》的氣韻之美,使其成為昆曲現代戲探索道路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文\記者 王 潤)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