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刻字一兩千?墓地“延伸服務”不應暴利
摘要:監管盲區的存在,源自于殯葬行業的“隱形壟斷”。遏制修墓等殯葬“延伸服務”的暴利行為,民政、市場監管、價格監督等部門絕不能置身事外,只有不斷加大對殯葬服務市場的規范管理,強化殯儀館、墓區的公益屬性,才能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墓碑刻個字就得一兩千元,墓碑石材不同差價高達3000元,換個“墓基”要價在1990元到8160元不等……清明節前,記者在一些大型墓區調查發現,無論是民營商家還是公墓服務單位,修墓坐地起價現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于殯葬服務的需求日趨多元化。而由于疫情原因,不少人在三年后第一次實地祭奠先人,修墓需求大增。需求量增加,市場自然波動,這無可厚非。修墓價格適當上漲,也在情理之中,但其中暗含的暴利,則應該引起警覺。
修墓行業里的利潤,究竟有多高?僅以墓碑石材為例,便可窺一斑。在“愛采購”網上查詢發現,線下報價動輒數千元的花崗巖石材,線上報價僅為1/10左右。
正確運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是解決諸多經濟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但令人遺憾的是,本該發揮“看得見的手”作用的公墓服務單位,不但沒有起到調節修墓畸高價格的作用,反而推波助瀾,從中牟利。
清明時節,修繕先人墓地,是普通百姓的一種情感寄托,也是“慎終追遠”這一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而高價修墓現象背后,既損害了群眾利益,傷害了群眾感情,也暴露出監管盲區。
監管盲區的存在,源自于殯葬行業的“隱形壟斷”。“隱形壟斷”現象社會早已熟悉,媒體曝光較多。實際上,殯葬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追根溯源都是它。要斬斷“墓”后推手,破除暴利魔咒,一定要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不能讓行業內的公營、私營主體唯利是圖、操縱市場;緊盯少數執法人員,謹防他們“睜只眼閉只眼”,出現貓鼠合謀、坐收漁利現象。
近年來,有關部門針對“天價墓”現象的整治力度不斷加大,但對于修墓這一“延伸服務”的關注仍然不高,相關收費標準更是有待明晰和規范。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透明才能真正還市場一片清朗。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遏制修墓等殯葬“延伸服務”的暴利行為,民政、市場監管、價格監督等部門絕不能置身事外,只有不斷加大對殯葬服務市場的規范管理,強化殯儀館、墓區的公益屬性,才能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