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情感

【記住鄉愁】奶奶,我想對您說

2023-04-07 09:16 來源: 頂端新聞|頂端號 責任編輯:付 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苦命的奶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奶奶和父親得到了解放,分得了田地,父親的疾病痊愈,也當上了村干部,結了婚……奶奶想起這些就逢人便說,是共產黨救了俺這個家呀!奶奶千古

□ 吳忠富

奶奶,我想對您說,您離開我們已經36年了,在您離開的這些日子里,我們一直懷念您……

21

奶奶遺照           

(一)

就在您走后,我親自動手精心放大了一張我初學攝影時給您拍攝的生活照片,并選購了一個精致的像框裝裱了起來。至今還一直端端正正的擺放在咱家客廳的博古架上。您照片上的面容是那樣的慈祥、自然,可親而又可敬。每當我上班或出差離開家時,都要不經意間回頭望一眼,您像家中的守護神,帶笑的眼神總是好像在說:放心去吧;而每次回家進屋的第一眼,又總是看到您在笑容相迎,令我頓感家中的溫暖撲面而來,您還在我們身邊,還仍然是咱們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員。外出歸來,一天的喜悅,我總愛向您報告,讓你分享我的快樂;一天的困惑,我總要向您訴說,讓您為我排難解憂,掌燈指路。當我向您報告喜訊的時候,我看到了您總是喜不自禁,但樂不出聲;當我向您訴說困惑的時候,又仿佛聽到了您喃喃的安慰:為人哪能不遇溝溝坎坎,沒有苦,哪有甜?晴天出門,您一再叮囑:要帶把傘;雨天遠行,您不厭其煩地說,小心路滑,腳步要走穩。三伏酷暑,您總是把電扇面對著我;數九寒冬,你輕輕將火爐往我身邊挪靠。您一件貼心的棉襯衣,補了又補,勸您換件新的,您總是說,我又不出三門四戶,有穿就行;家中突然添客,措手不及,飯不夠吃,您總是背地里干饃就著開水充饑……

還像過去那樣,您黎明即起,做飯洗衣操持家務,從未說過一聲苦;夜深人靜,您還在挑燈縫補,片片愛心織上衣。那此情此景啊,多像一首古老的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

奶奶,我想對您說,您離開我們的噩耗傳來的情景,我至今還依然清晰記起。那是1987年農歷8月21日的上午,我因工作調動,剛把家從縣里搬到市里尚未安頓完畢。二弟從鄉下老家趕來告訴我:奶奶前一天晚飯時還吃了一碗半水餃,當天夜里突然安詳離去,享年81歲。突如其來的霹靂,驚得我呆呆地坐在地上,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眼里流出泉涌般的淚水。

22

作者攜妻兒與奶奶合影

當我攜妻兒趕回老家時,您已穿上了已買多年而舍不得穿的那件壓箱底的新衣,雙眼緊閉,靜靜地仰臥在尚未封蓋的棺材里。我千呼萬喚:奶奶,您咋走得這么急?您不是說過,等我把家安頓好后回來接您,去城里親眼看看火車、看看仰頭掉帽子的高樓,看看我的新家嗎?奶奶,您不該走得那么急!

父親勸我,奶奶年事已高,是喜喪。是啊,操勞一生,也該歇息歇息了!于是,在一片哭泣中,安放在奶奶的棺材封蓋、入土、上墳、立碑。然而,當我每每看到奶奶墓前那空缺著生日時辰的碑文時,就不禁想起她生前曾訴說過的人生經歷……

(三)

奶奶是個苦命人,三、四歲父母早逝,只身要飯到我們吳家,被收留為童養媳。她只知道自己姓汪,記不起自己的生日時辰。32歲那年,爺爺染病辭世,她一直守寡,拉扯著我那14歲的伯父和5歲的父親艱難度日、相依為命。從此她吃齋信佛,祈求上蒼保佑全家平安。然而佛主并沒有因奶奶的虔誠而感動,就在次年,又禍不單行,剛滿15歲的大伯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拉去,替有錢人家頂上了“壯丁”,一去杳無音訊。后來,我父親又身染重病,眼看難保性命。可憐的奶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蒼天有眼,也是我們吳家命不該絕。家中的悲慘遭遇被遠在西鄉的大表叔得知后,才得其接濟。

23

苦命的奶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奶奶和父親得到了解放,分得了田地,父親的疾病痊愈,也當上了村干部,結了婚……奶奶想起這些就逢人便說,是共產黨救了俺這個家呀!

(四)

奶奶、我沒有忘記,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當人人都受到了嚴重的饑餓威脅時,您還將分得的半碗稀湯面水,倒入我的飯碗。尚不懂事的我,竟以為您已吃飽,而欣然接受。殊不知,您在用樹皮和野菜充饑!

是年的一天(我才5歲),您牽著我逃荒要飯、遠走他鄉,從黎明到傍晚粒米未見,饑餓難耐。半路上偶遇一塊紅薯地,我不顧一切,沖到地里偷扒了一個紅薯。正準備將沾滿泥土的紅薯吃進肚里時,遠遠看見一個人影迎面走來,您既心疼又害怕地說:“孩子,來人啦!”于是,我機警地掀開您的棉袍,一頭鉆了進去,躲在您的懷抱里,大口大口地咀嚼著。此時,我欣慰地想:有奶奶您的保護,苦也幸福!

24

奶奶在干活

不久,政府發放了救濟糧。過年時,咱們全家還美美地吃上了一頓白面饃。曾記得,當時我問過您:“奶奶,咱啥時能天天吃上這白面饃呀?”您兩眼直直地盯著我,回答到:您長大了要上學,學到一身本事,就能天天吃白饃!

(五)

奶奶,我沒忘記,咱家住在一個偏僻的鄉村,雞叫能聽兩縣三個鄉。家中姊妹6個,我是老大。在那靠勞力吃飯的年代里,我本應在家務農,幫您們大人一把。然而,您卻和我父母商量,硬是把我送進學校。理由是:寧可苦大人,也不能苦孩子!

學校距咱家足有8華里。學校沒有寄宿條件,靠徒步走讀。奶奶您為了我的學習,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飯,目送我步入人生之旅。每當日落天黑,您總是佇立在村口,凝視著遠方,盼我安全歸!

25

奶奶生前住過的土坯房

我疾病纏身,臥床不起,是您給我熬藥、喂飯、洗臉、穿衣。

家中貧寒,飯菜無味,您說:“辣椒是咱窮人的油。”教我多吃辣椒,增加飲食,好長身體。

記得有一次,老師家訪,說我調皮,被您狠狠地剋了一頓。您說,樹不理料不成樹,人不理料不成人。于是,十年寒窗路,影印著我勤奮苦讀的足跡……

(六)

奶奶,我不會忘記,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您激動的心情無法言表。不識字的您,還是把《通知書》反過來正過去地看了個遍,顫抖的手不停地撫摸著《通知書》,帶笑的臉上掛滿了淚。入學前的那天夜晚,您精心給我縫做了一床褥子和棉被,并且千叮嚀萬囑咐地對我說:孩子,你是大人了,上學要專心,自己照顧好自己。不要想家,有空就寫封信,等放假回來再相聚!

畢業、工作、結婚。我們有了孩子,您又幫我們照顧、帶領、不辭辛勞,默默無聞地重復著您昨日的重復,給我們鋪就了一條生活的坦途。

誰都記得,在咱居住的那個機關大院里,經常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牽著一個步履蹣跚的幼童,漫步嬉戲,逗人心醉。她,就是您和重孫,一老一少,延續著生命,給整個機關大院里的人們,平添著生活的樂趣。

時至今日,每逢孩子吃飯挑食,我總是給他重復著你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肚饑好下麥仁飯”,講您過去生活艱難的情景,用您的故事,給下一代注解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閑暇時期,工作之余,我時常幸福地依偎在您的身旁,曾撒嬌地問起:“奶奶,您一生拉扯了我們幾代人,累不累?”您所問非所答地說,“咱家人老數代,就你一個吃上了皇糧,你只管好好工作,學著有點出息!”我聽得出您的話音:我們工作干出成績,您心里就有說不出的欣慰!

我曾看過有關外婆、爺爺、爸爸和媽媽的戲劇,卻未聽過一首贊頌奶奶的歌曲。我多想當一名音樂家,為奶奶譜寫一曲交響樂,愿樂聲化作甘露,永遠滋潤著幼苗,滋潤著我心中的大地!

……

奶奶,我想對您說,您回來吧,我想您!

奶奶,我想對您說,您回來吧,我們好想您!

26

奶奶千古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鹤岗市| 泰和县| 壤塘县| 沧州市| 前郭尔| 朝阳县| 晋宁县| 北川| 东丰县| 宁陕县| 浪卡子县| 惠东县| 徐闻县| 翁源县| 巫溪县| 黄平县| 丹江口市| 蒙自县| 都江堰市| 临夏县| 富民县| 衡南县| 青浦区| 兴隆县| 北海市| 武宁县| 麦盖提县| 桑日县| 宁海县| 府谷县| 林甸县| 石屏县| 吕梁市| 大竹县| 贵德县| 黑龙江省| 兰考县| 独山县| 苗栗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