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艷打破門戶之見“搶救”平湖派
摘要:而在中央音樂學院以及眾多琵琶藝術家的共同推動下,“平湖派琵琶藝術演奏人才培養”項目開班授課,師資力量集合了全國多位著名音樂學家、作曲家以及與平湖派淵源頗深的演奏大家,25名學員也是來自頂尖音樂學府和藝術院團的佼佼者。
在中國,琵琶源遠流長,歷來備受喜愛。經過漫長的歲月淘洗,中國的琵琶演奏主要形成了平湖派、浦東派、崇明派、汪派四大流派。如今,作為必修傳統課程內容的浦東派、崇明派、汪派在院校內有條不紊地傳承,平湖派卻出于種種歷史原因,走到了失傳的邊緣。日前,中央音樂學院“平湖派琵琶藝術演奏人才培養”項目正式開班。
項目負責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章紅艷介紹,平湖派琵琶藝術可追溯至清朝李氏五代(李廷森、李煌、李繩墉、李其鈺、李芳園),由李其鈺、李芳園父子集其大成。平湖派從中國傳統音樂和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以豐厚的積淀、廣泛的交流和教學演奏實踐為基礎,孕育創編出諸多大型琵琶套曲,1895年刊印出版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的十三大套琵琶曲是明清琵琶藝術發展高峰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今演奏的諸多“古曲”的實際源頭。2008年,平湖派琵琶藝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平湖派非常具有文人氣質。”章紅艷說。琵琶大家楊少彝是平湖派近70年來成就最杰出、影響最廣泛的代表性人物,他既彈琵琶,又工于美術,修養氣度令人神往,但上世紀70年代,楊少彝便已離世,平湖派的傳承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平湖派這么重要,如果想學,應該跟誰學?”類似的疑問和遺憾在章紅艷心底縈繞不去將近有20年的時間了。直到幾年前,章紅艷從琵琶演奏家李蓮芳那里聽說,楊少彝的大弟子李健正想為平湖派做些事情,卻苦于沒有實施的條件。她很快趕到西安與耄耋之年的李健正相見,老先生那一句“我終于等來了”,聽得章紅艷五味雜陳。
平湖派的傳承,已然到了要用“搶救”形容的地步。章紅艷首先幫助李健正出版了《古譜今譯》這本樂譜,所謂“古譜”,即楊少彝所教授的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今譯”則是李健正以自己發明的“拼形指法”對這些曲譜進行的譯著。而在中央音樂學院以及眾多琵琶藝術家的共同推動下,“平湖派琵琶藝術演奏人才培養”項目開班授課,師資力量集合了全國多位著名音樂學家、作曲家以及與平湖派淵源頗深的演奏大家,25名學員也是來自頂尖音樂學府和藝術院團的佼佼者。在教學內容上,課程將把楊少彝作為研究和學習平湖派琵琶藝術的核心人物。
很多人不解,出自林石城先生門下的章紅艷本該是浦東派,難道她要從此變成平湖派傳人了嗎?“我想,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身處什么時代。”章紅艷說,“流派當然是我們的傳統,但當下的情況已經不允許我們再陷進某個流派,或者腦袋里只裝那么幾首曲子。”平湖派現有的傳人大多已經年老,迫切的時間與責任感推著章紅艷向前走,讓她一定要打破門戶之見,“藝術傳承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的事情,一定要依靠大家的力量。”身負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遺保護與研究中心主任、民樂系主任兩重職責,章紅艷看得很遠,“今天,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藝術傳到了我們手里,我們更要思考如何繼續把它傳承下去。我們做的是非遺保護,為的是明天和未來。”
據悉,“平湖派琵琶藝術演奏人才培養”項目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至6月30日,學員們將接受為期30天的集中培訓,并舉辦3場培訓成果展示音樂會。(記者 高 倩)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