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一片桑茶葉 香飄致富路
摘要:截至目前,楊留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生產桑茶600噸、桑芽食材75噸、桑枝藥材1.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佳瑞)6月15日,記者在平輿縣廟灣鎮黑田村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忙著穿行在楊留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桑苗種植基地,采摘透著無限“錢景”的桑葉嫩芽。
“我以前在外面打工,聽說在合作社打工既能掙錢又可以照顧家里,就回來了。”黑田村村民韓小娟說。楊留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村里成立以來,她家的經濟收入就有了保障。
近年來,合作社進一步挖掘桑葉價值,成立豫桑生態農業加工廠。《本草綱目》記載:“桑箕星之精神也,蟬食之稱文章,人食之老翁為小童。”所以桑葉又名“神仙草”,是植物之王,有“人參熱補,桑葉清補”之美譽,人們常稱桑葉茶為長壽茶。
“目前,合作社采取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最開始與本村部分農戶簽約。后期又引導周邊4個鄉鎮及信陽市商城縣的部分農戶種植桑苗300畝,形成整體達600畝規模的種植基地,實行統一供苗、統一管理。”黑田村黨支部書記田少輝介紹。
“為把桑芽、桑葉轉化為優質放心的食品,我們引進國內一流工藝設備,同時從桑產業發展先行區高薪聘請來技術人員,從京津冀等地引進管理、營銷人才等,并首先著手開展了桑茶的科研開發和標準化生產。”該合作社負責人楊留躍說。
由于原材料充足,產能得以充分釋放,加之采取店面銷售、電商B2C直銷、網上直播等多元化銷售方式,2019年,合作社實現桑茶銷售收入1000余萬元,利潤近100萬元。隨后,又相繼推出桑汁月餅、桑汁粽子等節令食品和桑汁面包、桑汁酥餅等日常食品,還嘗試把粗加工、真空包裝的桑芽做成各種美味菜肴,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年莊村村民馮小勇說:“我從楊留躍返鄉發展桑產業時起,便率先在自家10畝地里種上了桑苗,靠常年向楊留躍出售桑芽、桑葉、桑枝,收入從2016年的4萬多元提高到2022年的近9萬元。”
據了解,平輿縣楊留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已被評定為“全國綠色原生態種植示范基地”。其中,“留躍金桑”和“康逸佰”兩款桑茶均獲國家發明專利,此外,“留躍金桑”成為央視上榜品牌,并被駐馬店市商務局評定為首批“駐馬店老字號”。
面對未來發展,楊留躍信心滿滿:“我正規劃建設合作社二期項目,將進一步把桑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助力家鄉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目前,楊留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桑苗種植面積穩定保持600畝,成員100多戶;桑產品生產車間2000多平方米,基地科研中心及晾曬場、原料庫、辦公生活用房等設施完善。在基地、工廠,實現穩崗就業的當地農民工共39人,月工資均在3000元以上;參與季節性幫工的鄉親累計達到1.8萬人次,日工資100元。
截至目前,楊留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生產桑茶600噸、桑芽食材75噸、桑枝藥材1.5噸,還生產銷售了大量桑汁月餅、桑汁粽子、桑汁面包、桑汁酥餅等,生產總值預計突破1億元,利潤達到1200萬元。2022年,僅桑芽一項即采收、加工、銷售了50噸,為100多戶合作社成員帶來了戶均3.6萬元的年收入。
近年來,為充分利用村內資源、帶動村民致富,平輿縣從桑苗種植到桑茶加工生產、從研發銷售再到多款全新產品以及創新吃法,再到如今成為廣大消費者杯中香茗、盤中美味……搭建了一條富農的現代化產業鏈,一片小桑葉就這樣“活”起來,村民們的口袋也慢慢“鼓”了起來。
如今,平輿縣桑葉園里各類產業正不斷發展壯大,孕育著鄉村振興的蓬勃力量以及村民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