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賦能 甲骨文煥發新光彩 | 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河南借助數字化技術,持續推進甲骨文物保護、傳承,使古老文字煥發新機。
大象新聞記者 孔繁莉:在文字博物館里,這一款互動式體驗式的游戲呢,可以讓大家很快地拼出一塊甲骨,并且得知它上面的完整信息,從而了解這片甲骨當年背后的一段歷史故事。這款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則能讓人隨時學習甲骨文、參加挑戰賽、360度全景觀察甲骨片和它上面的裂痕。
新技術,融入新創意。枯燥的甲骨文在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的手中,變得妙趣橫生。
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劉永革:我們已經把了不起的小程序,延伸到了小學的課堂上。就是老師會在PPT里面插入我們的小程序的動畫、視頻,讓中小學生也能看到有趣的甲骨文。
這家坐落在安陽師范學院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的工作其實是通過研發人工智能新技術助力甲骨文的研究、保護與傳承。記者來到這里時,計算機正代替人工進行甲骨碎片的智能拼合。
甲骨文實驗室字形識別與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張展:這個是程序在做甲骨碎片邊緣的匹配拼接,看一下,它的位置在移動,它的距離也在變化。
記者:它是邊緣有相似度的甲骨找出來,然后對接在一起?
張展:對,大概兩分鐘就可以找到。它給我們篩選了幾種可能性,大概從1500片左右,篩選出300多片。
計算機篩選后,張展博士對拼出的骨片進行第二步驗證,根據顏色、甲骨文的書寫方式,內容等,從300多片里面選擇出最匹配的。
甲骨文實驗室字形識別與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張展:大概都會在前十個或前五十個范圍之內,就可以找到一組匹配的。
利用人工智能圖像技術,實驗室研發的這款甲骨文自動綴合系統,已經成功綴合了44組甲骨碎片,數量在全國排第一位,許多歷史片段得以重見天日。
甲骨文實驗室字形識別與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張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大概有16萬碎片,它記載了大量的商朝的信息,用手去拼接去對,工作量太大,我們(這個系統)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拼接的一個效率。
包含綴合技術在內,眼下,甲骨三維立體錄入,甲骨文智能識別等一系列數字化新技術的應用,突破了甲骨文研究中許多人工無法解決的各類難題。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實驗室歷時八年于2019年推出的世界第一款免費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這一平臺收錄了全球最齊全、最權威的甲骨文著錄庫、文獻庫、字形庫,為一步步進行甲骨文物研究和保護賦能。
這是一款由李邦博士剛研發成功的“以字搜圖”技術,隨意輸入一個甲骨文,就可以很快從143萬個字形中找到這個字的全部寫法和最原始的所有甲骨拓片,破解了甲骨文智能檢索識別的難題。這項技術未來將用在殷契文淵上。
甲骨文實驗室大數據分析研究室主任 博士 李邦:這個字形的這個智能檢索算法,未來還會脫離甲骨文的范疇去跨時代地去匹配其他時期的字形,幫助專家去梳理文字演變的脈絡。
當前已經出土的甲骨分布在全世界十六個國家。下一步,實驗室還將加快實施全球甲骨數字化回歸計劃,在科技的加持下,更好地守護傳承甲骨文,推動甲骨文研究不斷地揭開中華文明的密碼。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