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蜂蜇人事故談起
摘要:初看這則新聞,以為是“流浪”野蜂蜇人,那景區完全可以說與自己無關,游客不買票不能進入景區,“流浪”野蜂是可以的,誰能管住“流浪”野蜂啊。我們知道,蜂巢一開始都是小不點兒,是家蜂或者野蜂一點點建起來的,隨著蜂巢的不斷擴大,里邊的居民也不斷增多,蜂巢的大小和里邊的居民是成正比的。
石新宇
10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花溪谷景區發生一起野蜂蜇人事件,鄧女士等8名游客在景區游玩時被蜇傷。鄧女士一行人質疑景區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未對游客活動區域進行隱患排查,被蜇后景區沒有相應的應急措施。出院后鄧女士提出賠償事宜,景區僅愿意賠償1000元。景區方面回應媒體野蜂巢已經被消防清除,被蜇游客提出的索賠要求過高,目前雙方還在協調中。
從媒體發布的視頻看,游客被蜇得不輕,因為鄧女士等人的手臂上涂著大面積藥膏,景區則頗具自然特色,山谷中樹木郁郁蔥蔥。另外,從景區方面媒體的話可證實,景區內確有野蜂巢。毫無疑問,這是發生于景區內的一起游客受傷事故。與其他一些景區因為設施問題導致游客受傷不同的是,這是一起野生動物襲人事故,但與其他一些景區游客受傷相同的是,事故的根本原因都在于管理沒跟上。
初看這則新聞,以為是“流浪”野蜂蜇人,那景區完全可以說與自己無關,游客不買票不能進入景區,“流浪”野蜂是可以的,誰能管住“流浪”野蜂啊。再一看,原來景區內有野蜂巢,也就是說,野蜂可不是“流浪者”,而是在景區安家的“長期居民”。野蜂巢被消防清除,可見這野蜂巢確實不小,估計在野蜂界算是個較大的居民區。我們知道,蜂巢一開始都是小不點兒,是家蜂或者野蜂一點點建起來的,隨著蜂巢的不斷擴大,里邊的居民也不斷增多,蜂巢的大小和里邊的居民是成正比的。既然這家景區內的那個野蜂巢不小,肯定存在很長時間了,里邊的居民肯定也不少。那么問題來了,景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為什么就沒有發現這個蜂巢呢?說景區的管理沒跟上,一點也沒有冤枉那些經營者和管理者。
其實,不僅是這起頗為奇特的事故,工作中的很多事故,都與管理跟不上有關。把該想到的都想到,把管理措施完善起來,把該做到的都做到,把管理措施嚴格落實到位,這才是避免發生事故的根本所在,也是避免出現經濟損失索賠糾紛的根本所在。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