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被“量身定制”了?當心陷入信息繭房
摘要:我原以為評論區的評論是按照點贊量進行排序,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交手”,但在算法的操控下,不同網友的評論區千人千面,每個網友優先看到的都是與自己意見一致的同質化評論,長此以往,會反復強化用戶的自我認知,形成思維固化,越來越偏執。
在有些網絡平臺,同一個視頻下,不同用戶看到評論區留言卻截然不同,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我們的評論區被“量身定制”了,不知不覺陷入了算法推送所營造的信息繭房之中。
有網友抱怨說,和妻子觀看同一條視頻時,自己手機的評論區以男性立場為主,而妻子手機的評論區則是以女性立場為主。
評論區展現出兩個完全對立的觀點,讓不少網友感到脊背發涼,紛紛表示自己也遇到過相似的情況。
隨著算法技術不斷深度介入,根據用戶畫像、瀏覽取向進行“量身定制”的信息推送方式,存在于用戶被動接收和自主瀏覽網絡信息的很多場景之中。
而本應是觀點碰撞之地的評論區,隨著算法技術的入侵,“差別”的大門被關上,評論區向你推送的評論都在支持你的觀點,告訴你:“你是對的!”不同觀點、不同世界之間被筑起了厚實的墻壁,使網絡用戶深陷信息繭房之中。
信息繭房一詞出自哈佛大學教授桑斯坦所著的《信息烏托邦》一書,指的是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己置于像蠶繭一般的狹小天地之中。
在新媒體環境下,算法技術更是加劇了信息繭房的形成。興趣偏好不同的網絡用戶被貼上了內容各異的標簽,接受著算法技術安排的外界信息“投喂”。
如此往復,人們所接觸的信息會越來越單一,知識面也將停止向外擴展,思考能力會停滯不前,甚至失去辨別真相的能力,猶如井底之蛙,將自己束縛在“繭房”當中,自以為手握的就是真理。
當算法技術連評論區都不放過時,信息繭房破壞思維多樣性的情況將會愈演愈烈。在講男女關系的視頻下,男性用戶看到的評論向著男性,女性用戶看到的評論則向著女性;在講親子關系的視頻下,父母一輩的中老年用戶看到的評論是“父母不易”“子女不孝”,青年用戶看到的評論則是“父母的言論讓人窒息”……
評論區是不同觀點自由表達的場所,也是洞察網絡輿論的重要入口。我原以為評論區的評論是按照點贊量進行排序,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交手”,但在算法的操控下,不同網友的評論區千人千面,每個網友優先看到的都是與自己意見一致的同質化評論,長此以往,會反復強化用戶的自我認知,形成思維固化,越來越偏執。
評論區在這樣“被設定”的發展趨勢下,將會使社會偏見和分歧越來越大,一旦人們在現實生活遇到持不同想法的人時,便容易吵得不可開交,轉而回到評論區尋找認同感,形成惡性循環。
技術是把雙刃劍,算法技術也是如此,它在給用戶帶來信息、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摸清了用戶的喜好和認知,精準推送,投其所好,蒙蔽了用戶的眼睛。
破除“繭房”的壁壘,要從法治層面對算法技術的使用加以約束,使算法技術服務于人的作用大于束縛于人。
作為萬千網絡用戶中的一員,也要有“破繭”意識,勇于突破“繭房”束縛,敢于跳出舒適圈,保持警醒,兼聽則明。
和而不同才能美美與共,評論區也本應如此。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