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臺辦法 培育支持專精特新企業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郝瑞鈴
4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河南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支持辦法(試行)》(簡稱《試行辦法》),《試行辦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試行辦法》都有哪些亮點?全國各地培育優質中小企業有何高招值得借鑒?
關鍵詞1
梯度培育
2022年8月1日起,工信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對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指標或認定標準進行明確。
這三類企業代表了優質中小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也代表優質中小企業培育的三個層次,三者相互銜接。此次河南省發布的《試行辦法》,也體現了這一思路。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試行辦法》制定的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要突出梯度培育,根據專精特新企業不同特點,分類指導、分級培育,制定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的培育措施,推動企業梯次升級。
《試行辦法》提到,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由縣級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建立相關培育機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建立相關培育機制。
關鍵詞2
精準扶持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試行辦法》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育措施,真正讓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得實惠。
金融方面,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可分別獲得授信額度達1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的“專精特新貸”,小微企業貸款基礎資產由單戶授信100萬元以下放寬至500萬元以下。
此外,融資擔保、基金保險、財稅補助等方面也有詳細規定,例如,鼓勵保險機構提供“專精特新險”服務、設立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補助機制、省政府給予中小企業購置設備軟件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比例后補助等。
土地方面,《試行辦法》規定,市、縣(區)政府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應當把創新型中小企業等的產業用地納入規劃。
近年來,河南不斷呵護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2022年2月《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印發,從梯度培育、財稅支持、金融服務、創新能力、育才引才、服務體系、保障機制等7個方面,提出了20條務實可操作的具體舉措。
2022年3月,《河南省“專精特新貸”業務實施方案》發布,統籌整合銀行、擔保、天使風投創投基金等專業服務機構力量,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專屬金融服務模式。“專精特新貸”融資服務平臺隨后也上線。
2023年9月,河南再度推出《河南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為中小企業發展鋪路架橋,并推動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設立“專精特新板”,增強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專項資本市場服務,幫助企業掛牌融資。
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每年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0家、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的目標還需努力。
2023年,河南省新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2家、累計394家,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51家、累計2762家、775家正在公示,新公告創新型中小企業6551家、累計16591家。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基礎力量,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目前我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還存在企業規模小、總體數量少、創新能力弱、核心競爭力不強等短板。此次《試行辦法》的出臺也是為了樹立鮮明導向,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支持力度,引導更多中小企業積極主動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壯大專精特新企業集群。”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中西部地區在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化工等領域有著較強的實力,河南要持續強化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進一步提升“小巨人”培育和發展后勁。
培育專精特新有何高招
梯度培育優質中小企業,各省份有何妙招?
廣東2022年印發《廣東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打造“粵企政策通”,開展“專精特新萬企行”,為每家專精特新企業配備服務專員。深圳為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除了舉辦專精特新企業“一帶一路”市場開拓座談會,還為企業量身定制“市場開拓服務指南”。
浙江先后制定實施《關于大力培育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江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等,寧波股權交易中心還根據當地產業特色定制“青創板”“科技創新板”“專精特新板”等特色板塊。
山東對符合梯度培育的專精特新產品、企業也是“精心呵護”,不僅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進行精準指導和企業服務,還依托工業云平臺,密切跟蹤企業經營動態和變化趨勢。
北京和上海則一個瞄準高端人才培訓,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管提供系統指導和培訓,一個則為重點企業安排了“系主任”和“班主任”,全力協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