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向“新”圖強——從“鐵牛出欄”到“智牛出海”的密碼

2024-05-23 10:09 來源: 河南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徐明霞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一拖(洛陽)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康介紹,中國一拖加快布局全球市場,首批入駐中白工業園,開通中歐班列,產品出口到亞洲、非洲、美洲、歐洲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重點區域建立了辦事處、子公司和備件中心,構筑起洛陽“東聯西進”的國際物流通道,形成50萬個標準箱/年的集裝箱吞吐...

向“新”圖強——從“鐵牛出欄”到“智牛出海”的密碼

向新圖強_20240523074631.jpg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肖遙 范坤鵬/文 王坤源/海報

新安縣青要山鎮紙房村的麥田里,麥浪翻滾。麥收在即,5月22日一早,新安縣農技推廣站負責人趙健飛就來到這里查看,在麥田上方,嗡嗡作響的“東方紅”無人機,正以全新的科技為麥收保駕護航。

在紙房村東南約60公里處,中國一拖大拖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馬不停蹄趕制訂單,不到3分鐘就有1臺拖拉機駛下生產線,或奔赴祖國各地,或乘船出海。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60多年間,作為中國農機“龍頭”的中國一拖,按照“要出中國第一的產品,育中國第一的人才,創中國第一的業績”的要求,堅持“鍛造國機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奮力推動我國農業機械裝備發展,筑牢“大國糧倉”。

“第一”是永恒追求

中國第一條拖拉機總裝線、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壓路機……先后在一拖誕生。

回望歷史,新中國農業機械化征程的星星之火,正是從這里點燃。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世紀50年代初。百業待興,解決億萬人民的吃飯問題成為重中之重。“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拖拉機制造廠選址洛陽,用現代化裝備盡快增加糧食產量迫在眉睫。

如何推進?自主生產!作為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中國一拖1955年開工建設;1958年第一臺拖拉機成功下線;1959年11月1日,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建成投產。

洛拖 1 微信截圖_20240523075907.jpg

1960年,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國產拖拉機下線。資料圖片

人員緊缺怎么辦?定點支援!從上海、長春等地抽調專家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支持生產。

數年間,荒地變工地,一座“十里紅拖城”拔地而起。從松嫩平原到華北大地,從黃土高坡到江南水鄉,全國60%以上機耕地的作業基本由“東方紅”拖拉機完成,中國農民“耕地不用牛”的夢想得以實現。

如今的一拖,還在續寫光榮,創造著更多的“第一”。中國一拖中小拖公司總裝車間副主任鐘偉說,“與往年相比,我們在人員減少的情況下,僅用4天就將日產量提至180臺,實現了產量快速提升,靠的是這些‘第一’!”他介紹,這些“第一”包括省內首套七自由度機器人涂膠系統、洛陽市首套差速器總成智能化裝配線、在業內率先應用底盤總成噴涂機器人等。企業已實施了多臺達到歐Ⅴ排放標準的中馬力拖拉機的整機裝配,這些代表農機行業國際一流標準的產品,將陸續銷往荷蘭、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中國一拖已成為以農業裝備為核心,并創新發展相關制造服務業務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一拖已累計向社會提供近380萬臺拖拉機和340余萬臺柴油機,大中型拖拉機的市場占有率和社會保有量居行業首位,為我國農業機械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如今,“東方紅”拖拉機的轟鳴聲已回響在世界各地。

創新是突圍之路

走進位于洛陽西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我國首個大型農機智能制造工廠,2條生產線、8臺設備,由58歲的老師傅楊濤一人“掌控”。

“老一拖”如何玩轉“新家伙”?

“我有‘秘密武器’。”楊濤在數控機床上輸入數字化制造參數,在他身后,8臺桁架機器人、加工中心、機械臂等設備協調運轉。

“年輕時工作拼體力,一天下來滿身油污,經常腰酸背痛。現在通過技術升級機器變‘聰明’了,干起活來從容自如,下班了我的工裝還是干凈整潔的。”楊濤感慨,以前用普通車床加工,憑借“拉、抬、搬、搖”的“戰術”生產,現在真是大不一樣了。

在這一波數字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工人把工作臺搬到了電腦屏幕前,把扳手換成了鼠標。

中國一拖高級工程師王建華告訴記者,企業擁有國家拖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智能農業動力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們將10余種核心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互聯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應用,使無級變速、動力換擋等高端新型拖拉機實現了產業化智能制造,打破了國外農機巨頭在中國高端農機市場的壟斷,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他說。

——牢牢把握質量生命線。中國一拖堅持“質量零缺陷、標準國際化”的質量理念,強化質量管理頂層設計,在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卡脖子”技術攻關、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和農機裝備補短板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

洛拖 2 _20240523080013.jpg

中國一拖生產的無人駕駛拖拉機。資料圖片

——強化內部管理。從2019年至今,中國一拖堅持全價值鏈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場要增量,每年采購成本都能降低1.5億元以上。

——加強人才支撐,中國一拖始終堅持以“人才強企”戰略為引領,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勵”全鏈條機制,建立“戰略科技專家—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青年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梯隊。

2023年,中國一拖實現營收115.2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9.97億元,同比增長46.39%。

“出海”是共贏之舉

在東方紅(洛陽)國際陸港,在龍門吊的協助下,一個重30噸左右的集裝箱不到1分鐘就能精準裝上貨運班列,“東方紅”拖拉機從這里駛出國門,去更遼闊的土地上耕耘。

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耕海外市場,成為中國一拖“走得更遠”的首要前提。“我們逐步建立了以‘技工貿’為主的國際業務經營模式,由單純的國際貿易向‘國際貿易+海外營銷+海外運營’轉型。”中國一拖國際經濟貿易公司黨委書記王建軍說。

在王建軍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地圖,紅線清晰地標注著多條經濟走廊,也意味著一拖“出海”提速,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我們堅持技術引領,在全球不同技術等級的細分市場上,持續完善產品組合、優化產品配置,建立了全面的拖拉機產品譜系。同時,在國際市場上找準重點市場、重點區域,及時完成各項產品認證,不斷完善海外市場布局,在重點國家與市場派駐服務團隊,為用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務。”王建軍說。

拖拉機的順利“出海”,還得益于新型數字化物流助力。“‘大個頭’拖拉機是發往海外的主力產品,想通過鐵路運輸進入標準集裝箱,難度不小。”一拖(洛陽)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杰說,“借助技術創新和數字建模,一拖物流先對產品進行分步拆解,承運達標后再進行二次包裝,整個拆和裝的全過程都有大數據精準支撐,不僅可以實時追蹤貨物和車輛位置,單箱運費還省了2萬多元。前兩年,我們1天發貨三四百臺,現在我們1天可以發貨800臺。”

絲路興天下。一拖(洛陽)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康介紹,中國一拖加快布局全球市場,首批入駐中白工業園,開通中歐班列,產品出口到亞洲、非洲、美洲、歐洲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重點區域建立了辦事處、子公司和備件中心,構筑起洛陽“東聯西進”的國際物流通道,形成50萬個標準箱/年的集裝箱吞吐作業能力,打通了洛陽內陸城市“出海大通道”。

數據最有說服力。截至目前,中國一拖累計出口農機產品6.5萬余臺套,業務范圍涵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023年,中國一拖拖拉機出口銷量突破6000臺,同比增長超40%。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鐵牛”行而不輟,“智牛”未來可期。

2.jpg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武隆县| 遂川县| 宽甸| 平罗县| 中宁县| 万源市| 锡林郭勒盟| 灵川县| 武邑县| 鹰潭市| 开江县| 凤庆县| 黄大仙区| 奉新县| 缙云县| 勃利县| 象山县| 沁源县| 栾城县| 久治县| 墨竹工卡县| 伊川县| 泰兴市| 山阴县| 阿坝县| 尉氏县| 临漳县| 丁青县| 恩施市| 社会| 泸水县| 全州县| 阿拉尔市| 武冈市| 昌宁县| 乡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塔河县| 大田县|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