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農大”走來
文/陳健
1986年中招考試結束,我就意識到我是一名“農大生”了。
老百姓口中的“農大”,可不是什么高等院校,他們形象地把回農村干活說成上“農大”。他們把回農村干活比喻為上“農大”,其實還是貼切的。仔細想想,我們雖然是農民的子弟,但是真正與寬厚的土地、不同的農作物打交道還不夠密切,對一些農事還不夠了解,回去后一切都要好好學習,并且要邊學習邊實踐,深切體驗“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滋味。
農村真是一所大學校。從播種到荷鋤,從治病防蟲到遍地豐收,從時令規律到農事安排,處處都有講究、面面都是學問,哪一點處置不當、思慮不周,恐怕都要遭受意想不到的損失。
在這所沒有圍墻、萬分廣闊,以田地為講壇、以現場耕作為教材、以實現效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的大學校里,我與父母一起在麥田里除雜草、在稻田里拔稗草、在菜地里捉害蟲,盡情地揮灑汗水,常常是腰酸背痛兩眼黑,結果一茬過去一茬又生,一次滅完隨后又長。那時候我對野草痛惡至極、我對害蟲恨之入骨。父親對我說,野草就等同于我們老百姓的兒子,害蟲就像搗蛋鬼,不要恨也不要罵,如果沒有它們我們老百姓還干啥?
勞作之余,我手捧卷帙、徜徉其中,聆聽著智人的教誨。夜里睡眠之前,野草、小鳥、小蟲子,稻子、小麥、紅高粱,小河、溝塘、水凼子……都成了我筆下活生生的素材。一些悲傷的痛苦的、高興的愉悅的事情也時不時流淌于筆端。總之就是想啥寫啥、見啥寫啥,隨心所欲、天馬行空、縱橫馳騁。日日如此,不論忙閑、無論暑寒。堅持3年后,我所寫的一篇篇文章開始在報刊電臺斷斷續續發表。
我時常感念“農大”8年的日日夜夜,它教會了我執著堅韌、奮發向上。更是在“農大”的那些時日,我學會了忍辱負重、心存陽光,以至于后來幾經波折和坎坷,我都能以一顆堅強的心坦然面對。榮幸的是,我遇上了一個人人都有出彩機會的好時代。是好時代成就了我的夢,是好時代賜予了我一個展現自身價值的舞臺。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