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紅綠交融 全域興旅
摘要:截至目前,泌陽縣在成功創建省級旅游標準化示范縣的同時,還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5個、省級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3個、省級休閑觀光園區3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個。
駐馬店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通訊員 苗銀 楊華東)銅峰積翠、泌水流香,如詩如畫;長征路線、革命舊址、觀光研學;煙火都市、愜意田園、全域旅游……泌陽縣文旅發展正釋放出強大的“磁吸力”。
11月7日,在上海工作的趙浩回鄉探親,專門帶家人體驗了泌陽兩日游。一家人登險峻銅山,賞絕美水杉,品山野美食,露營山水間。趙浩感嘆:“泌陽的生態被保護得很好,山秀美、水幽靈,這趟旅程很治愈、很放松!”
地處伏牛山與大別山交匯處、長江與淮河分流處的泌陽縣,擁有豐富獨特的山水生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該縣始終把壯大“綠線”作為重要一環。
圍繞以水潤城,累計投資28億元,強力推進泌水河生態治理工程,再現了鷗鷺齊飛、泌水倒流的獨特景觀;推進山區綠化,將水土流失區和廢棄礦山變成萬畝林果園;加快精品線路開發和聯線建設,相繼推出盤古山“盤古文化節”、馬谷田“萬畝果園”等生態旅游新產品,滿足長短線游客回歸大自然的休閑需求。
依托山水,不止山水。泌陽縣文廣旅局局長邵大勝說,泌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正引入更多文旅新業態,通過“旅游+文化”“旅游+研學”“旅游+農業”等方式,持續豐富游客體驗。
綠色為底,紅色鑄魂。走進革命故地,追尋紅色記憶,成為越來越多游客來泌陽旅游的心愿。
“我來過這里很多次,帶著孩子來更有意義。”在焦竹園革命紀念館,來自舞鋼市的游客張文博帶著兒子在一張張歷史圖片前駐足沉思。
泌陽共有革命遺址、遺跡38處。圍繞優化“紅線”,該縣不斷培育優質紅色旅游產品,有序實施紅色遺跡遺址修復計劃,推動新業態不斷涌現。泌陽和園景區改造的紅色研學課堂已經投用,紅二十五軍長征轉戰泌陽展覽館及精心打造的水幕電影,為游客提供了深度了解紅色文化的好去處。
在泌陽,山水田園是底色;紅色基因在傳承,農文旅融合則讓全域旅游煥發新彩。
走進泌陽王店鎮芳香小鎮,紅土溝水庫旁,游客們在悠閑垂釣。掩映在青山中的村莊與墻繪、街道相映成趣,農耕文化館、芳香體驗館、制茶坊、拓印坊等三館七坊散布其中。
“春暖花開的時候,每天游客超萬人,芳香產業帶動周邊五六百名群眾參與種植、采摘、加工,實現了增收致富。”王店鎮鎮長曾永成介紹,該鎮積極打造芳香小鎮,形成了集農業觀光、芳香文化、休閑度假、民俗娛樂、研學科普于一體的特色體驗休閑旅游線路。
和芳香小鎮一樣,和園花菇小鎮、高邑童畫小鎮等旅游項目也已小有名氣。截至目前,泌陽縣在成功創建省級旅游標準化示范縣的同時,還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5個、省級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3個、省級休閑觀光園區3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個。全縣初步形成了五峰山、角子山、白云山、銅山、盤古山、銅山湖等涵蓋生態山水游、紅色研學游、特色鄉村游和工業游的十大重點旅游片區,構建起立體豐富的文旅發展新格局。
實踐者說
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泌陽,既要“皇冠上的明珠”,讓核心景區璀璨奪目,也要全向發力,讓每一片土地都散發出獨特魅力。下一步,泌陽將把握旅游發展新趨勢,大力推進旅游產品、模式、業態創新和服務創優,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泌陽縣縣長 朱東升
(轉自2024年11月11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