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踏訪貴州鄉村 總書記指引文旅體融合發展方向

2025-03-22 20:31 來源: 人民網 責任編輯:閆繼華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打開 學習知行·中國式現代化 踏訪貴州鄉村 總書記指引文旅體融合發展方向 王秀芳 彭曉玲

學習知行·中國式現代化

踏訪貴州鄉村 總書記指引文旅體融合發展方向

王秀芳 彭曉玲

“春天到,春意濃,千樹萬樹綠蔥蔥,布谷鳥兒聲聲唱,布谷布谷快播種……”

侗族大歌《布谷催春》縈繞耳畔,色彩斑斕的民族服飾映入眼簾……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村民們用婉轉動聽的歌聲,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2025年3月17日下午,習近平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時,在寨門口向身著民族盛裝歡迎的村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2025年3月17日下午,習近平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時,在寨門口向身著民族盛裝歡迎的村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2025年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肇興侗寨,觀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風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鄉織、染、繡特色產業基地,同鄉親們親切交流。

“總書記問了我有關侗族大歌傳承的問題,我們侗族大歌要世世代代地傳承,不能夠丟失,要讓全中國、全世界都能夠聆聽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黎平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陸艷玉說。

侗族大歌這部多聲部民歌的活態史詩,已有2500年歷史。隨著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侗族大歌配樂的爆火,這一古老藝術再次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自2022年黎平縣啟動侗族大歌傳承保護工程以來,當地不斷開展侗族大歌的收集、整理、編輯、出版和傳承人培養、培訓等,目前已培養各級代表性傳承人236名。

2025年3月17日下午,習近平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侗鄉特色產業基地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25年3月17日下午,習近平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侗鄉特色產業基地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包括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在內的18個世居民族,共同構成了貴州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匯聚起侗族大歌、蠟染工藝、苗繡等“古樸又時尚”的多元民族文化。

2021年2月3日,總書記在貴州畢節考察時,曾走進以苗族為主的化屋村。在這里,總書記稱贊“苗繡既是傳統的也是時尚的,你們一針一線繡出來,何其精彩!”

2025年3月17日,在貴州肇興侗寨考察時,總書記再次指出,“吊腳樓、古寨、非遺樂器、侗族大歌、蠟染工藝,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樸也很時尚。”

古樸氣韻,離不開用心保護,時尚氣息,得益于活化傳承。相隔4年的兩次貴州考察,傳遞著總書記對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深度思考。

“總書記十分關心侗族文化,還肯定了我們蠟染合作社的運營理念,我們的發展勁頭更足了。”在黎平侗品源傳統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陸勇妹看來,唯有服務于市場需求,將傳統紋樣、民族元素融入到衣服、家居布藝制品以及包包、圍巾等各種文創產品中,才能讓傳統手工藝產品既具有時尚風格,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2025年3月14日,2025年貴州“村超”40強交叉賽在榕江“村超”足球場舉行,演員在比賽間隙表演侗族大歌,民族文化伴隨著體育賽事成功“出圈”。圖片來源:新華社

2025年3月14日,2025年貴州“村超”40強交叉賽在榕江“村超”足球場舉行,演員在比賽間隙表演侗族大歌,民族文化伴隨著體育賽事成功“出圈”。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年來,以肇興侗寨為代表的貴州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通過加大村寨建筑空間和房屋風貌保護,開展侗族大歌進校園活動,組建侗族大歌隊和侗戲班,將谷雨節、蘆笙節、侗年節等民族文化節慶活動打造成旅游產品,讓更多游客留下來、住下來、玩起來,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黨的二十大以來,總書記深入地方考察時也曾多次就深化文旅融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4月,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要進一步提高種植、保鮮、加工等技術,把荔枝特色產業和特色文化旅游發展得更好”;2023年9月,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2024年11月,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線路,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2025年全國兩會后的首次地方考察,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深化文旅體融合,豐富旅游業態,打造‘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為推動文旅體融合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指明方向。

2025年3月14日,村民在肇興侗寨內制作蠟染。圖片來源:新華社

2025年3月14日,村民在肇興侗寨內制作蠟染。圖片來源:新華社

改變不止是貴州。

為深化文旅體融合發展,各地紛紛探尋發展新路徑——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推出茶旅融合項目,讓茶香伴著苗歌飄向遠方;

京津冀三地聯手構建文旅融合協同發展機制,讓1億人“說走就走”的旅游圈更加完善;

廣西實施文旅經濟“融百業超萬億”行動,推動文化、旅游與教育、體育、科技、康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雙向帶動;

云南麗江古城“納西人家”文化院落以“非遺家訪”沉浸式體驗納西傳統文化的創新舉措,吸引了眾多游客到訪打卡;

…………

“把蠟染體驗店經營得更好,帶動更多村民有活干有錢賺”“打造更豐富的旅游業態,增加村集體收入,解決家門口就業”……這個春天,千年古韻的民族風情推動文旅體融合發展不斷“破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串聯起了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樂章。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五台县| 德格县| 拜泉县| 高阳县| 陆川县| 房山区| 华亭县| 化德县| 灌南县| 商水县| 城口县| 文化| 墨玉县| 大埔区| 忻城县| 万安县| 乌拉特中旗| 西盟| 平南县| 瑞安市| 成安县| 华阴市| 东平县| 海兴县| 昭通市| 瑞安市| 兴海县| 临颍县| 博乐市| 桂阳县| 昌吉市| 哈尔滨市| 德格县| 乌鲁木齐县| 金门县| 合江县| 察隅县| 安康市| 延庆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