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在意大利唱響中國藝術歌曲 “千言萬語不如清唱一句”
摘要:哈特穆特·霍爾表示:“這些年,通過中國藝術歌曲的國際推廣,歐洲的觀眾對中國音樂藝術的過去與當下有了了解,對用中國的美麗語言所講述的人類共同的悲喜深感震撼和共鳴,這就是音樂這座人類文化和精神橋梁的作用和意義所在。”
擁有212年歷史的意大利科莫歌劇院,日前迎來2024—2025年春季演出季收官音樂會——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男中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廖昌永攜手世界聲樂合作鋼琴藝術家哈特穆特·霍爾,帶來“中國之春:廖昌永與哈特穆特·霍爾中國藝術歌曲音樂會”。
科莫歌劇院是意大利北部最古老、最具影響力的歌劇院之一,也被稱為“小斯卡拉歌劇院”。這場精心策劃的演出,將16首中國藝術歌曲化作流動的東方畫卷。廖昌永醇厚的男中音與霍爾的鋼琴交融,為觀眾獻上一場跨越中西方文明的音樂對話。
作為古典音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藝術歌曲在歐洲已有近千年的歷史。2021年,廖昌永與哈特穆特·霍爾聯合編著的《玫瑰三愿:中國藝術歌曲16首》,由全球最古老的音樂出版社——德國大熊出版社出版發行,是中國古詩詞譜曲的藝術歌曲首次以中、德、英三種語言在國外出版。兩人在科莫歌劇院聯袂上演的正是這16首中國藝術歌曲。
從激情高亢、起承轉合再到柔情婉轉地低吟,中國藝術歌曲的神韻和精髓令人心動。每曲唱畢,科莫歌劇院內掌聲熱烈。臨近尾聲時,應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廖昌永返場演唱黃自的《思鄉》和多尼采蒂的《我要建一座宮殿》,以精妙的文化互鑒為這場音樂對話寫下完美注腳。
“千言萬語不如清唱一句。”廖昌永說,“外國觀眾雖然不一定能聽懂中文,但卻能被中國藝術歌曲獨有的韻味和深厚的情感所打動。音樂家在舞臺上的表演更是與觀眾交流的過程,滿懷深情地演唱,就會收獲觀眾真誠的反饋,這樣的音樂傳遞出的真善美總是能夠穿過時空、越過山海,喚起人們的心靈共鳴。”
哈特穆特·霍爾表示:“這些年,通過中國藝術歌曲的國際推廣,歐洲的觀眾對中國音樂藝術的過去與當下有了了解,對用中國的美麗語言所講述的人類共同的悲喜深感震撼和共鳴,這就是音樂這座人類文化和精神橋梁的作用和意義所在。”
除了當晚的音樂會之外,廖昌永此行還與上音師生走進在國際音樂界享有盛譽的意大利“加拉拉泰普契尼音樂學院”校園,通過大師班、講座等活動,與當地學子、觀眾面對面交流音樂與中國文化的感悟。 (記者 朱淵)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