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小番茄映紅村民致富路
摘要:近年來,汝南縣依托蔬菜種植的傳統優勢及資源稟賦,積極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高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常年蔬菜種植面積30多萬畝,優質番茄設施種植面積5萬多畝,在市場上享有“河南番茄看汝南”的美譽。
駐馬店網訊(記者 席虎成 見習記者 周迪)近日,走進汝南縣番順西紅柿產業園,一排排黑色覆膜大棚鱗次櫛比,一壟壟番茄長勢喜人,色澤鮮艷的果實掛在翠綠的植株上,晶瑩飽滿、分外好看,溫熱的氣息裹挾著番茄馥郁的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垂涎欲滴。
來自三門閘街道孔王社區的吳花平,正拿著剪刀熟練地采摘成熟的番茄。“我在這里務工已經十幾年了,一天能掙七八十塊錢。產業園就在家門口,平常還能兼顧到自家農活,比出去打工方便多了。”吳花平說。
據了解,該產業園占地3000多畝,建設溫室大棚300多座,采取“政府+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統一種苗、統一農資、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番茄訂單化經營,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企業、村集體、農戶三方受益的新途徑。
先進的經營和管理模式,不僅讓農戶掌握了一技之長,也激發了大家發展種植業的內生動力。“番茄成熟后由園區統一收購批發,我平常只負責日常管護和采摘,非常省事。”來自東官莊鎮的郭建成介紹,目前他和妻子在園區承包了6座大棚,收入非常穩定,不少鄉親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也紛紛加入到種植番茄的隊伍中。
“我們的番茄品種多、口感好,除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外,還銷往上海、廣東等地,產品一直供不應求。”談起番茄的銷路,郭建成指著棚外一輛輛運輸番茄的大貨車說。
該產業園的番茄之所以備受市場青睞,離不開科學種植與品種培育。為給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該產業園與知名高校團隊深入合作,建立科學研究平臺,引進先進品種、先進技術,配備環境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系統,實現作物營養指標和環境的實時監控,打造“番順”品牌,銷售遍布全國10多個省市。
小番茄映紅了村民致富路,也為鄉村經濟注入了強大活力。近年來,汝南縣依托蔬菜種植的傳統優勢及資源稟賦,積極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高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常年蔬菜種植面積30多萬畝,優質番茄設施種植面積5萬多畝,在市場上享有“河南番茄看汝南”的美譽。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