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陽” ——駐馬店市中醫院推出系列中醫特色外治療法
通訊員 陸若希 姚娜
夏天,由于人體處于氣血旺盛、肌腠開泄、經脈通暢之時,通過中醫治療,體內凝寒之氣隨之易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病效果。
“冬病夏治”是我國中醫藥治療中的特色療法,來源于《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養生理論,即順應自然界的生化特性進行養生,是中醫學“天人相應”的養生思想與“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的具體運用。
簡單來說,就是運用中醫的特色療法,在夏天進行預防性的調理,以緩解一些冬季好發病的發作。
日前,駐馬店市中醫院積極推廣“冬病夏治”的中醫養生理念,結合節氣特點,推出了一系列中醫特色外治療法,幫助群眾科學“養陽”,筑牢健康防線。
貼敷(三伏貼)
“三伏貼”是中醫里“天灸療法”的一種,中醫認為三伏天里人體皮膚溫濕度最大,毛孔最為開放,有利于藥物的透皮吸收,這個時候在穴位貼一些刺激性的膏藥,藥性更容易進入肺腑,能激發經絡、調整氣血、強身健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灸
以艾草為原料,通過燃燒產生的溫熱刺激和藥力,作用于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位。艾灸如同給身體注入溫暖的“小太陽”,能溫補元陽、驅散寒邪,尤其適合手腳冰涼、怕冷易感冒的虛寒體質人群。
督灸
督灸是將傳統的三伏貼與艾灸結合起來,通過對人體陽氣最旺的督脈、膀胱經施以隔姜灸。督灸產生的熱氣可調動人體背俞穴,具有益腎通督、溫陽散寒、行氣破瘀、通痹止痛、調和陰陽、激發人體免疫力的功效,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雷火灸
雷火灸是一種純綠色的、無創傷性的外治療法。灸條很特別,是用多種名貴中藥加上艾絨制成艾條,可以起到暢通經絡、活血散瘀、消炎鎮痛等作用。
針灸
針灸是依據中醫“冬病夏治”“天人相應”理論衍生的特色療法。三伏時節陽氣旺盛、人體氣血充盈,此時選取特定穴位進行針刺,可借助自然界陽氣,驅散體內寒邪,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虛寒性胃腸病、風濕關節病等冬季高發疾病,起到預防和治療的雙重作用。
穴位埋線
針灸的延伸,即是一種經絡療法。它是用特制的針將醫用羊腸線埋入穴位,通過羊腸線這種蛋白組織對穴位產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化學的刺激,以此達到長效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從而防止疾病的一種現代針灸替代療法。
虎符銅砭刮痧
利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將黃銅制作的刮痧板置于相應經絡穴位,以刮痧油為媒介對皮膚進行反復的旋轉刮磨,以達到疏經通絡、補氣排毒的效果。
膏方調理
膏方調理是基于中醫“冬病夏治”“治未病”理念,于三伏天陽氣最盛之時,根據個人體質、疾病特點,將多種中藥材經濃縮、熬煉制成膏劑服用的特色療法。該療法強調“一人一方”的個性化定制,通過精準配藥材,調和陰陽,讓人體達到氣血充足、經絡通暢的狀態。
中藥茶飲
中藥茶飲是將中藥粉碎成粗粉或切割成小段、細段,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稍煎煮,像茶飲一樣服用,以達祛邪致病、防病保健的一種中藥劑型。
專家指出,“冬病夏治”不僅適用于成人,對小兒體虛易感冒、反復咳喘等也有顯著療效。但專家同時提醒,三伏天的調理需遵循“因人而異、因病制宜”的原則,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體質,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避免盲目跟風,確保“冬病夏治”發揮最佳療效。
市中醫院推出的這些中醫特色外治療法,不僅豐富了“冬病夏治”的內涵,也為患者夏季養陽提供了更多選擇,進一步彰顯了中醫藥在滿足群眾健康需求中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郭詩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