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隨想
摘要:大雨過后,大人、小孩爭先恐后來到溝邊、河邊,玩水、逮魚,晚上到小樹林里逮爬拉猴,使燥熱的夏天充滿了無限樂趣。雨后,空氣清新,萬物看起來都有了精神。因為一年四季,唯有夏天陽光最盛、雨水最盈、果蔬最富,這是天地的饋贈,是大自然用熾熱與豐沛編織的生命禮贊。
文/尤獻國
夏天到了,雨水也多了起來。在人們的腦海里,夏天,不僅是熱的代名詞,同時,也是多雨的季節。如果夏天不來上幾次轟隆隆的炸雷,不來上幾場大雨,河里不漲上幾次大水,就好像不是夏天,這個夏天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雨水是莊稼的生命之源。今年春夏之交,幾個省份遭遇了罕見的干旱天氣。麥收之后,土地沒有墑,玉米無法及時播種,這可急壞了視土地為生命的農民。為了不讓土地閑置,他們想盡辦法把玉米種上,夙興夜寐地澆灌,期待著秧苗破土而出。進入7月以后,北方地區進入多雨季節。連續幾場的及時雨澆灌大地,原先還露著大片麥茬的玉米地,十幾天的工夫,就已被吸足了水分的玉米苗覆蓋。一眼望不到頭的玉米地,綠得發黑發亮的玉米苗,密密匝匝,孕育著秋天豐收的希望。
夏天的雨是有生命的雨。它裹挾著千萬年泥土的氣息,穿越洪荒歷史和天地輪回,化作今日的湯湯之水,潤澤大地。正因如此,這世上才有了長江、黃河萬年奔流不止,養育了中華兒女和華夏文明生生不息;才有了鄱陽湖、洞庭湖的碧波萬頃和“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無限生機;才有了茫茫大海和如青海湖這樣的咸水湖海,讓世間萬物具有了不一樣的美色美味。
夏天的雨是有故事的雨。這故事深藏于歷史的星空和時光中,深藏于人類文明歷史的長河中,造就了時至今日依然充滿活力的歷史文化。譬如地球演化過程中那一場一下就是十萬年的大雨,塑造了今日地球上豐富的山川河流形態和北緯30度美麗的自然奇跡;譬如《山海經》中“女媧補天”的傳說,講述了女媧用五彩石補天、拯救人類的故事;譬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描寫了古時華夏兒女戰天斗地、戰勝自然的偉大精神。當然外國也有關于洪水的故事,比如《圣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形成了另外一種文明的信仰。
夏天的雨是充滿詩情畫意的雨。“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蛙,永遠是夏天的主角之一,蛙鳴是夏雨過后最悅耳動聽的天籟之音,那“咕呱、咕呱”節奏鮮明的蛙叫聲,充實了兒時無憂無慮的夏天。雷陣雨甚或是狂風暴雨是夏天的常態,“東邊日頭西邊雨”,是夏雨的真實寫照。當風雨來襲時,黑云壓頂,雨幕如簾,蒼山大地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畫卷,這畫卷,被傅抱石收入了《瀟瀟暮雨》,也被李迪繪成了《風雨牧歸圖》。大雨過后,大人、小孩爭先恐后來到溝邊、河邊,玩水、逮魚,晚上到小樹林里逮爬拉猴,使燥熱的夏天充滿了無限樂趣。
一場大雨,能將夏日堆積的燥熱一掃而光。雨后,空氣清新,萬物看起來都有了精神。地里的莊稼也痛快地飲足了水,猛然間長高了一大截!也許,有人會為夏天的酷熱和多雨而煩惱,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夏天、感謝夏雨。因為一年四季,唯有夏天陽光最盛、雨水最盈、果蔬最富,這是天地的饋贈,是大自然用熾熱與豐沛編織的生命禮贊。夏雨滌蕩塵埃,讓萬物煥發新生;驕陽傾灑能量,助草木肆意生長。我們踩著蟬鳴奔赴熱烈,捧著西瓜品味甘甜,在雷雨與晴空的交替中,讀懂了歲月慷慨贈予的蓬勃與希望。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