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南抗日根據地:烽火中崛起的抗戰堡壘
摘要:中共河南工委根據豫中地區形勢,成立中共豫中(嵖岈山)中心縣委、軍事指揮部,河南挺進兵團挺進豫中的部隊與地方抗日武裝組成豫中游擊兵團。
記者 張錕
豫中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資料圖片)
1944年初,日寇發動豫湘桂戰役,企圖打通“大陸交通線”。4月的河南會戰中,國民黨40萬大軍潰敗,河南大片地區淪陷。危急時刻,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作出“綰轂中原”戰略決策,命令新四軍五師北上、四師西進、八路軍南下,挺進中原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
1944年7月下旬,豫鄂邊區黨委書記、五師師長兼政委李先念向挺進河南敵后的干部作動員報告和工作部署。豫鄂邊區黨委確定以鞏固原有地區為主,進軍河南為輔的方針。五師主力集結大悟山整訓,其余力量組成豫南游擊兵團,成立豫南指揮部和中共豫南工委。
1944年8月至9月,豫南游擊兵團北渡淮河,在胡沖店戰斗取得了勝利,使地方武裝千余人接受改編,成立新四軍汝正確縣總隊,控制正陽、汝南、確山大部地區,為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10月,豫南游擊兵團乘勝追擊,攻克確山西南爬頭寨土頑匪軍,徹底掃清了開辟豫南抗日根據地的障礙。中共豫南工委和豫南游擊兵團指揮部遷至孤山沖,這里成為豫南抗戰的核心地帶。11月,豫南游擊兵團改為河南挺進兵團,以確山縣石滾河鎮孤山沖為中心,形成豫南豫中抗日反頑中心,為豫中南地區抗戰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4年11月,豫南工委改為河南工委,豫南游擊兵團改為河南挺進兵團。1945年1月,豫鄂邊區黨委決定成立中共豫南地委、豫南專署和豫南軍分區,下轄四個縣委、縣行政委員會。至此,豫南抗日根據地正式形成。中共河南工委根據豫中地區形勢,成立中共豫中(嵖岈山)中心縣委、軍事指揮部,河南挺進兵團挺進豫中的部隊與地方抗日武裝組成豫中游擊兵團。1945年3月,五師十三旅旅長周志堅率部與豫中游擊兵團在嵖岈山地區會合。尹集、合水戰斗勝利,豫中敵后局勢基本控制,建立中共豫中工作委員會,以嵖岈山為中心的豫中敵后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
1945年1月起,冀魯豫八分區第八團挺進豫中,開辟并擴大水西抗日根據地,實現中央關于八路軍與新四軍聯系的戰略目的,與嵖岈山豫中抗日根據地、孤山沖豫南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7月下旬,河南軍區第三支隊在司令員陳先瑞率領下挺進嵖岈山地區,與新四軍豫中游擊兵團會師,標志著八路軍與新四軍結合,打通了豫鄂邊區與華北、陜北和華東聯系通道,實現黨中央“綰轂中原”的戰略目的。10月,河南軍區豫西八路軍王樹聲、戴季英率部與陳先瑞支隊(旅)和新四軍五師豫中部隊在嵖岈山會師。10月14日,冀魯豫水東八團到達嵖岈山,與新四軍五師豫中部隊會合,三路大軍勝利會師。根據上級指示,兩支部隊合編,中共豫中地委、豫中專署和豫中軍分區正式成立,歸河南區黨委、河南行政公署和河南軍區領導,下轄六個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
豫中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共中央“綰轂中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壯大了抗日武裝力量,推動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在解放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戰略配合作用。
推薦線路:駐馬店市→遂平縣→豫中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遂平縣槐樹鄉)→新四軍醫院舊址(遂平縣嵖岈山鎮紅石崖村九龍山坡)→九龍山革命烈士陵園(遂平縣嵖岈山鎮紅石崖村)→會師泉(九龍山下山途經地)→土山三軍會師地(遂平縣嵖岈山鎮土山村)→確山縣→孤山沖革命舊址(確山縣石滾河鎮)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