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元上都“更名” 更趨國際化
摘要: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1日電 題:世界遺產元上都“更名”:從“文物事業”到“文化遺產”的國際化步伐 記者李愛平 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1日電 題:世界遺產元上都“更名”:從“文物事業”到“文化遺產”的國際化步伐
記者李愛平
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元上都遺址是內蒙古首個世界遺產,因其“更名”再次引世人矚目。1日,內蒙古文化廳對外發布消息稱,該遺址已從過去所稱的“元上都文物事業管理局”更名為現在的“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局”。
消息指,經內蒙古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2015年第一次會議研究,蜚聲中外的元上都遺址文物事業管理局,已正式更名為錫林郭勒盟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局,為隸屬于錫林郭勒盟文化局的副處級事業單位,核定副處級領導職數一名。
從“文物事業”到“文化遺產”名稱的變化,宣告了元上都的層級和未來“使命”不僅僅停留在于“文物”,而更趨向于“文化”層面,因此更趨國際化。
內蒙古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表示,錫林郭勒盟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局的成立,有利于協調同世界遺產保護組織及國家、自治區文物主管部門的工作關系,對進一步加強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的保護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位于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元上都遺址,13—14世紀曾是中國元朝的夏都。2012年6月29日,經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因此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世界遺產。近年來,元上都遺址保護、考古、展示、宣傳、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元上都遺址申遺成功后的第二年(即2013年),內蒙古文物局即開展了元上都申遺近20年以來歷史檔案資料的整理工作,正在準備翻譯出版蒙、漢、英三種文字的《元上都遺址申遺文本》,提供國家、自治區檔案、文物部門妥為收藏。
與此同時,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亦在編制實施《元上都遺址考古規劃》,將繼續做好元上都遺址的文物考古發掘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文物保護、考古、展示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共同探索、豐富元上都遺址的豐富內涵。據悉,申遺成功后元上都遺址游客人數逐年增多,2014年接待中外游客30余萬人次。
“種種跡象表明,內蒙古元上都遺址所做的這一切,均朝著更趨國際化的腳步和視野行進,更名后的國際化意義不言自明。”王大方說。(完)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