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土文化 老照片

87歲綿掌傳人隱身社區教拳

2015-04-01 16:28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87歲綿掌傳人隱身社區教拳 主教綿掌、大悲拳(圖)劉航攝  每周六日早晨,一位白發老者就會緩緩騎著自行車,來到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與在這里等候他的男女老少會合

原標題:87歲綿掌傳人隱身社區教拳 主教綿掌、大悲拳(圖)

劉航攝

  每周六日早晨,一位白發老者就會緩緩騎著自行車,來到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與在這里等候他的男女老少會合,擺開陣勢,練起拳法,老者時而領打,時而糾正學員動作,周周如此,已有多年。教拳的老者看上去平凡無奇,實際卻是北京的一位“武林高手”。作為綿掌武術第七代傳人,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喬秀川依然活躍在社區,讓傳統武術在普通人中開枝散葉。

  一直覺得武打片中揮舞拳腳時發出的呼呼風聲是后期制作出的音效,直到目睹一襲白色武術服的喬秀川舉起右臂朝空中揮出一記短拳,手臂發力后帶動衣袖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破風聲瞬間響起時,才意識到這是真的。記者初次見喬老,是在他家門口的小花園里,87歲的他身形依然筆挺,隨便做幾個熱身動作,就能將臉輕易貼緊膝蓋;說話中氣十足,舉手投足間透著習武之人的霸氣,映著花園里盛開的桃花,仿佛看到一位武林高手在桃花林中習武弄拳。

  喬老是綿掌武術的第七代傳人,綿掌的全稱叫“綿張短打”,也叫短拳,是北方比較有代表性的拳種,創始人叫綿張,與綿掌諧音,久而久之這個拳種就被稱為了“綿掌”。綿掌的拳法套路短小精悍,一氣呵成,出拳踢腳都是短打短用,手疾眼快,身法緊湊,剛勁有力。沒有點兒功力,一套拳可打不下來。”綿掌武術的第八代傳人、喬老的次子喬新民說。因為喬老畢竟年事已高,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綿掌動作,綿掌武術的教授和推廣,都是由喬新民來操辦。

  跟著喬老走進他位于薊門橋附近的家,也仿佛走進了一位武術大家的成長空間。喬秀川剛滿8歲時,就已經在老家河北高陽縣跟著武術師傅們跑場子,這多年的習武經歷讓他精通了翻子、太極、大悲拳等多種拳法,拿起刀槍棍棒就能耍上一套。1955年起,喬秀川來到北京,開始收徒傳藝,還在東單公園、龍潭公園等地練武教學。

  教了整整60年武術,喬老的學生弟子早就在海內外遍地開花,有的已經在北京和外地開了武術館繼續推廣拳術。如今,喬老創辦的綿掌武術社全權由兒子喬新民打理,他自己也不閑著,每周末都在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教拳,雖然只是教一些大悲拳、太極拳這樣的柔和的養生拳法,把畢生精力獻給武術傳播,他樂此不疲。

  本報記者 葉曉彥 J224

  喬秀川教拳的地點在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時間是每周六和周日的早8時至10時,主教大悲拳、太極拳。

  喬新民的教拳地點在垡頭附近的翠城公園,時間是8時至10時,每周至少4天會在公園教拳,主教綿掌、大悲拳。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北京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邓州市| 永济市| 龙川县| 鹤山市| 苍南县| 鹿泉市| 华池县| 囊谦县| 马鞍山市| 河曲县| 陆川县| 辽阳市| 布拖县| 青河县| 买车| 南和县| 梁河县| 阿荣旗| 临夏市| 临清市| 柘城县| 隆安县| 大同县| 油尖旺区| 三原县| 定南县| 阿克苏市| 周宁县| 沙河市| 崇义县| 石棉县| 辽宁省| 新余市| 万山特区| 文成县| 永修县| 中西区| 虹口区| 南靖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