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書的發展足跡
摘要:□班永威宋代,隨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連環畫的形式由畫像石、壁畫向寫本、圖書轉移。有插圖的書本大量出現,插圖的內容生動地表現了書本的精彩內容,受到讀者的歡迎。宋嘉
□班永威
宋代,隨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連環畫的形式由畫像石、壁畫向寫本、圖書轉移。有插圖的書本大量出現,插圖的內容生動地表現了書本的精彩內容,受到讀者的歡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傳》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圖。那時,連環畫的形式已大致成型。
得到推廣
清末,石印技術的發展讓圖畫的印刷更為方便,連環畫這一形式也受到更大的推廣。民國時期,連環畫開始迅速發展。此前連環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但稱呼上不統一,南方稱為公仔書,北方多稱為小人書。1925年~1929年,上海世界書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記》、《水滸》、《三國演義》的連環畫書,題名“連環圖畫”,這是第一次用連環圖畫作為正式名稱。這一叫法一直使用到上個世紀50年代,后改為“連環畫”。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共產黨實際控制的地區,連環畫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這一時期的連環畫作品印刷受到當時條件的局限,流傳下來的比較少,在收藏市場上十分搶手。
1949年到1966年,連環畫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由于圖畫的通俗性,中國政府把連環畫作為教育民眾的一種重要方式。這一時期,連環畫作品充實著人民的文化生活。連環畫不僅是青少年的重要課外讀物,也是許多成年人文化娛樂的重要內容。
創作“停滯”
1966年,“文革”開始后,中國的連環畫創作處于停滯狀態。1971年,周恩來“為解決下一代的精神食糧問題”批示恢復連環畫出版,這個時期的作品都以宣傳為主,八個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龍江頌》的內容成為題材。
“文革”時期還出現了眾多改編題材的連環畫,如《林海雪原》、《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等。
“文革”時期出現的連環畫帶有“文革”的鮮明特征(如扉頁印有毛主席語錄或馬恩列斯語錄),遵循“三突出,紅光亮”的原則。這一時期的作品被稱為“文革連環畫”,其中八大樣板戲稱“文革樣板戲連環畫”。
迎來繁榮期
1978年后,中國的建設全面恢復,連環畫也迎來了繁榮期。以1982年為例,全年共出版連環畫作品2100余種,單本印量10萬冊,相當于1960年印量的20倍。這期間,連環畫題材更廣泛,各國文學作品改編的連環畫層出不窮。在形式上除了小人書經久不衰外,許多16開的連環畫書籍大量出現,彩色畫幅的作品有些十分精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