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
摘要: 新華網南昌4月20日專電(記者 袁慧晶)記者20日從江西省考古所獲悉,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工作,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據考古所所長徐長青介紹,
新華網南昌4月20日專電(記者 袁慧晶)記者20日從江西省考古所獲悉,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工作,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據考古所所長徐長青介紹,在中國古代,大上清宮是道教的祭神之所,是在敬天祭祖的基礎上形成的建筑群落之一,遍布全國,但規模大小不一。其中,道教祖庭龍虎山的大上清宮在江南宮觀中居首,素有“仙靈都會”和“百神受職之所”之譽。
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位于上清鎮東陲,距嗣漢天師府約1公里。“正在發掘的位置為遺址的玉皇殿區域,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已發掘2000余平方米。”徐長青說,目前已發現的宮觀建筑基址有龍虎門、玉皇殿、三官殿、二處碑廳,周廊、廂房等;遺址還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時期的陶瓷器碎片及各類建筑構件,其中不少是十分精致的琉璃瓦,反映了宮觀從宋到元明清各時期不間斷延續活動的過程。
徐長青指出,該遺跡揭示的以龍虎門---玉皇殿為中軸線的建筑群基址,與清代寫實畫家關槐的《龍虎山鳥瞰圖》以及婁近垣《大上清宮全圖》所繪吻合,說明現考古遺跡就是大上清宮明代遺存,是北宋以后龍虎山道教祖庭的主體。
據史料記載,自漢魏道教在龍虎山地區興起以來,道教傳播不斷壯大。唐武宗賜額“真仙觀”,北宋徽宗敕改“上清觀”,元武宗加名為“大上清正一萬壽宮”,大上清宮由此得名。歷經元、明、清,大上清宮規模不斷擴大,屢經興廢。至康熙賜御書“大上清宮”匾額時,建筑規模達兩宮12殿24別院,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成為天下道教正一教的祖庭,在道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作用。1930年,大上清宮因一場意外大火被整體焚毀,埋藏于地下,80余年后才得以重見天日。
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信立祥在考古現場實地考察后表示,此次考古發掘是我國第一次規模最大的道教遺址發掘,也是我國道教考古的一次重要發現。現存的建筑遺跡體現了明代完整的宮觀建筑布局,是我國南方地區迄今所發現的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元明清皇家等級的宮觀建筑遺址,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宮觀建筑實例,為我國古代宮觀建筑規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