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九個月繡出《清明上河圖》長2.47米
摘要: 鄭曼芝展示她繡的《清明上河圖》。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攝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唯一一件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
鄭曼芝展示她繡的《清明上河圖》。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攝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唯一一件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想必大家在各種場合都曾經領略過這幅作品的風采,但真實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您見過嗎?近日,在寧鄉人鄭曼芝家中,記者見到了她花費9個月時間繡制的這幅作品。
【堅強】遭遇車禍受傷自學十字繡
從遠處看,如同用筆繪成,大氣磅礴;湊近看,一針一線毫不含糊,不失精致。這是記者看到這幅《清明上河圖》拱橋段風景十字繡作品時的第一感覺。“純手工繡制、純手工縫制,精致彩色純棉線,規模為247cm×86cm,正反面一樣均勻整齊。”鄭曼芝說。
45歲的鄭曼芝家住寧鄉縣壩塘鎮保安村。村民們說,鄭家在當地以勤快和努力著稱。不幸的是,2004年,夫妻倆遭遇車禍雙雙殘疾,如今兩人都不能干重活。雖然如此,但現在的鄭曼芝作田、種菜、養豬、喂雞仍然毫不含糊。“她從不打牌,有空就在家里繡十字繡。”
鄭曼芝從2010年開始學習十字繡,她托人從長沙買來了原材料,又找了一張教學光碟自學,慢慢地摸索出了繡制方法,幾年來已經繡出了三四十幅作品,“大部分送人了”。
記者在鄭家堂屋看到,墻上掛著一些裝裱過的十字繡作品,有“家和萬事興”、“大展宏圖”、“龍鳳呈祥”和福星、壽星之類。如今,她繡制的作品《十二大美女》已經完成了90%,正在進行細節的縫制。
【毅力】九個月繡出《清明上河圖》
2013年底,鄭曼芝從電視上看到有人繡出了《清明上河圖》,聽說這種十字繡比其他作品要昂貴,她動心了,從2014年年初就開始繡制這幅作品。繡過十字繡的人都知道,顏色的數量和繡制時間是成倍增加的,“這幅作品有幾十種顏色,有的地方一種顏色只要繡一針,同樣需要挑線、換線、穿針、起針、收針,有時候5分鐘都繡不出一針。”鄭曼芝告訴記者,水和樹都比較簡單,難的在于繡人物和拱橋、船舶、店鋪和馬匹。“不能夠搞錯一點點,否則繡出來的就不逼真了,會影響整體的觀感。”鄭曼芝說。
每天七八個小時沒日沒夜地繡,看花了眼睛、累彎了腰桿、弄酸了頸椎,一針一線,用了9個月的時間,鄭曼芝終于完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圖》拱橋段風景十字繡。記者在網絡上進行搜索時發現,全國各地時有女子繡出《清明上河圖》之類的消息,也有不少人將類似十字繡作品放在網上進行銷售,并標出了五六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價格,但似乎有價無市。“繁雜的圖案設計和浩大的工程給《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的制作增加了難度,進而導致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品價格的高昂。”專家表示,以《清明上河圖》為內容的十字繡,在價格上確實要比其他規格的產品要貴些。
【期待】希望作品換兒女學費
如今,鄭曼芝的二女兒已經讀高二、小兒子也在讀初中,成績在班級都位于中上等,但兩個孩子每個月超過2000元的生活費讓她時刻愁眉緊鎖;而80多歲的父親年老多病,婆婆已經半癱瘓20多年的情況也讓她苦笑連連。她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有好心人能夠買走這幅滿懷她心血的作品,換做兒女讀書的學費,“希望兒女們能夠明白,雖然爸媽身體不好沒有什么能力,但也一直在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而努力!”——原來,2004年的那場車禍,不僅讓鄭家花費四五萬元,還讓已經考上高中的大女兒不得不中途輟學,這件事已經成為鄭曼芝心中永遠的痛。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長沙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