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醫師也懂心理療法
摘要:原標題:古代醫師也懂心理療法 治好眩暈、脫臼等疾病 □郭華悅 利用心理療法治病,不只現代人懂,古代醫師也常施用。 清代的《續名醫類案》中,就記載了這么一起真
□郭華悅
利用心理療法治病,不只現代人懂,古代醫師也常施用。
清代的《續名醫類案》中,就記載了這么一起真實病例。當時,有名因眩暈而臥病不起的婦女,來求名醫傅青診治。結果,傅青開出的藥方是“軟石湯”。病婦丈夫按傅青的吩咐,要將石頭煮軟,讓妻服下。
哪知,煮了幾天幾夜,石頭堅硬如初。這幾天里,病患的丈夫渴了,就喝點水;餓了,隨便塞點干糧;困了,就瞇著眼小睡片刻。幾天下來,整個人都脫了形,邋遢不堪。病者見狀,大受感動,掙扎著起身,和丈夫一起煮石頭。
直至此時,傅青才道出原委。病患眩暈,是因為心中的郁怒所致。要令其能起床,就得化解郁怒。愛是驅散郁怒的良藥,于是傅青故意開出“軟石湯”,讓其夫展現出情比金堅的一面,感動了妻子,心中的郁怒自然驅散。這么一來,病就不藥而愈了。
若說這起病例,是利用正面的心理力量,那另一起,則是從反面為之。
《傷科匯纂》中,記載了這么一個病例。有名女子,腿骨脫臼,找大夫診治。大夫匆匆將牽引端固定后,就借故離開。女子大腿外露,又羞又臊,拼命往里縮。結果,這么一用力,腿骨就因此而復位,恢復了正常。
在后一起病例中,大夫利用的是患者的羞恥感。通過令其產生羞恥感,進而下意識地反抗與掙扎,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患者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受心理因素的影響,通過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一步步照著大夫的設想來走,結果就不藥而愈了。
可見,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的心理力量,只要利用得當,都是治病的良方!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羊城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