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靜書巖始建于南宋
摘要:原標題:真靜書巖始建于南宋 刊刻唐至清書法名家字600個 真靜書巖又稱燕子摩崖石刻,是武勝八景之一,位于武勝縣真靜鄉書巖村,距武勝縣城約25公里?! 鴰r始建于南宋
真靜書巖又稱燕子摩崖石刻,是武勝八景之一,位于武勝縣真靜鄉書巖村,距武勝縣城約25公里。
書巖始建于南宋,長210米,高3至6米,刊刻唐至清代書法名家篆、隸、楷、行、草各體大小字600余個,藝術價值極高。
關于書巖來歷,武勝縣史志辦負責人譚松柏介紹,古時書巖下有一條寬大的石板路,是定遠縣(今武勝縣)通往合州(今重慶市合川區)的陸上要道。商賈旅客南來北往,絡繹不絕。文人墨客常相聚于此,登高臨遠,談古論今,文風日盛。眼見此地風景秀美,崖壁寬闊平坦,于是刻字紀念,歷經多朝漸成規模,成為“定遠八景”之一。在古代,當地很多求學子弟都要來此膜拜,祈望學業有成,金榜題名。
縱觀整個書巖,刊刻的內容健康向上,催人警醒。最出名的是宋司馬光的隸書“思無邪、公生明”。“思無邪”出自《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公生明”出自《荀子》“公生明,偏生暗。”相傳為李元庚于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鐫刻,距今已有800余年歷史。隸書“懲忿窒欲、進德修業”寓意深刻,出自于《周易》“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及書中引用孔子的話“君子進德修業。”指人要克制自己的憤怒和欲望,增進道德修養,教導人們修身養性積極向上。
對書巖的保護,從清朝就開始了。清嘉慶十三年,重慶府定遠縣正堂沈遠標,曾在書巖立碑,上刻“書巖為定邑(武勝古稱)勝跡;不得稍有損壞……”1981年,武勝縣人民政府將之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武勝縣將其打造成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古老的真靜書巖,正煥發出無限青春活力。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四川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