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醫療廣告五大陷阱
摘要:市衛計委、市衛生監督所提醒廣大市民謹防上當受騙:近年來,醫療機構為了爭搶市場,相繼打出五花八門的醫療廣告來拉攏患者,除了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發布廣告
市衛計委、市衛生監督所提醒廣大市民謹防上當受騙:
近年來,醫療機構為了爭搶市場,相繼打出五花八門的醫療廣告來拉攏患者,除了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發布廣告之外,派發、郵寄、移動廣告車、醫療機構門頭廣告和張貼戶外廣告也成為他們的宣傳手段。但是,很多宣傳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管,導致非法醫療廣告日趨增多,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甚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非法醫療廣告蒙騙消費者主要設置了五大陷阱:
陷阱一:夸大療效。夸大療效的廣告對許多病情較重、多方求醫無效的患者來說,具有極強的誘導性。這類廣告打著“專家”旗號,對一些常見的、病程漫長的疾病,肆意吹噓療效。
陷阱二:利用明星誘導患者。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廣告可信度,他們雖然有號召力,卻不一定懂醫學,這是利用了消費者對明星的盲從心理。
陷阱三:打著專治疑難雜癥的幌子。許多私立小醫療機構日子不好過,只好“別出心裁”地搶市場,往往采取把科室租出去,請來一些所謂的“專家”,抓住部分患者久病亂投醫的心理,擺出“專治疑難雜癥”的架勢,甚至連治療艾滋病都是他們的重點業務。
陷阱四:隱瞞診療實情,開大額處方。面對就診患者,隱瞞治療實情,夸大疾病的嚴重程度,本來病人得的是小病,卻硬是說病情嚴重,以誘導患者購買大額處方藥,這是當前部分民營醫療機構慣用的伎倆。
陷阱五:隱瞞處方內容和藥的成分。為了賺錢,一些醫療機構還隱瞞處方內容和藥品成分,明明開的是一些普通抗生素或者一些廉價中草藥,卻能偽裝成療效獨到、原料昂貴的“祖傳秘方”。這些“藥品”大多未經國家批準,會延誤治療,甚至危害患者生命,這也是某些民營醫療機構常采用的手段之一。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