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生5項發明獲專利
摘要: 一大學生5項發明獲專利發明來源于生活□晚報記者 劉金霞 文/圖人們每天都要刷牙,看到牙膏沒用完卻因為擠不出來被隨手扔掉,他覺得可惜。他從固體膠棒中得到靈感,發明
一大學生5項發明獲專利
發明來源于生活
□晚報記者 劉金霞 文/圖
人們每天都要刷牙,看到牙膏沒用完卻因為擠不出來被隨手扔掉,他覺得可惜。他從固體膠棒中得到靈感,發明了一種新型牙膏管。
街道上有垃圾箱,但由于設計不合理,很多行人將垃圾扔到垃圾箱外。經過反復實驗,他發明了新型垃圾箱。
后來,他還發明了可以調節高度的公交車拉手、可以放小物品的洗手間門把手、新型坐便式馬桶等。目前,由他擔任第一發明人并已授權專利的發明有5項,他與同學們合作取得專利成果有十余項。
他就是驛城區朱古洞鄉錢莊村23歲的楊勇。楊勇現在是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四的一名學生。9月19日,楊勇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楊勇正在繪制圖紙。
1【家長的鼓勵是他發明的動力】
“我家住在驛城區朱古洞鄉錢莊村,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2012年,我考入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因為家庭困難,父母供我上學很不容易,我就立志好好學習,靠自己的能力為家庭減輕經濟壓力。從大一開始,我就積極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不知不覺4年過去了,我也有了不小的收獲。”楊勇說。
面對記者的采訪,楊勇侃侃而談。據楊勇的父親楊山介紹,楊勇性格比較開朗,興趣也很廣泛,從小就喜歡拆拆卸卸,曾修好過不少被大家丟棄或者閑置的舊家電。
“記得有一次,他奶奶家的電視機壞了,但修電視的人遲遲不來,他奶奶十分著急。”楊山說,“于是,我就出去找修電視的師傅。可回到家后,我發現電視已經修好了,是被楊勇修好的。當時楊勇只有13歲。”
“第一次修電視,我搗鼓了半天才修好。這件事讓家人對我刮目相看,奶奶還獎勵我10元‘維修費’。我開心死了!”楊勇說,“這小小的成功與長輩們的表揚和鼓勵是分不開的,他們讓幼時的我充滿了自信,也讓我增強了創造、創新的熱情。”
“受到學業的限制,我一直無法投入到我的興趣中去,直到考上大學。在填報志愿的那一刻,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我最喜歡的機械專業。”楊勇說,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他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當中。大一的時候,他加入了學校的科技創新工作室,遇到了許多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在那里,他學到了很多東西,為后來他的發明創造打下了基礎。
2【發明新型牙膏管】
牙膏用到最后擠不出來就扔掉的情況,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過。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問題,卻引起楊勇的關注。記者了解到,楊勇發明的第一項專利是一種新型的牙膏管。
據悉,楊勇在上大二的時候就開始嘗試做一些東西。一天早晨,楊勇起床刷牙,發現牙膏用完了。正當他準備把牙膏丟掉的時候,發現這個看似已經用完的牙膏管里還有不少牙膏,只是擠不出來而已。于是,楊勇把這個將被丟棄的牙膏管拿回寢室“解剖”,發現里面殘余的牙膏還可以使用3到5次。隨后,他去垃圾堆旁撿了一些被丟棄的牙膏管,發現類似的情況普遍存在。
“目前國家乃至全球資源都很緊張,大家都在提倡節能環保,杜絕浪費,雖然這幾克牙膏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全球60億人都在使用牙膏,這樣算下來,每天得有多少牙膏由于不好擠而被丟掉啊。有了這個想法后,我決定發明一款可以被完全用盡的牙膏管。”楊勇說。
有了這個想法后,楊勇立刻去網上查詢,發現雖然網上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但是沒有相應的解決方案。于是,楊勇開始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楊勇聯想到與牙膏相似的固體膠棒也是管裝的,但由于獨特的結構設計可以被完全用盡。有了這個靈感,楊勇很快設計出一種新型的牙膏管。
記者注意到,他發明的這種新型牙膏管是圓柱體結構,內部有螺紋桿與底部旋轉環相結合,螺紋桿上配有與牙膏管頂契合的錐形片。當你旋轉牙膏管底部轉環的時候,牙膏就被擠出來了。當錐形片旋轉到最上方時,牙膏可以被完全擠出,牙膏管還可以被回收再利用。
這個設計完成后不久,恰好楊勇所在的學校舉辦了一次科技創新大賽,楊勇便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了比賽。“沒想到我第一次參加比賽就獲得了二等獎,很意外。我的作品受到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有的老師還鼓勵我申請專利。”楊勇說。
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楊勇申請了個人專利。2013年10月,楊勇獲得自己的第一個專利。
3【又發明了新型垃圾箱】
楊勇制作的垃圾箱模型。
獲得專利后,駐馬店市科技局和楊勇所在的學校都對他給予了獎勵。受到鼓舞后的楊勇更加細心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
一次,楊勇跟同學一起去逛街,看到有人把喝完的飲料瓶隨手扔向垃圾箱,但沒有扔進去。楊勇發現,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再去撿起瓶子重新丟進垃圾箱內。楊勇看到,每個垃圾箱旁都有沒被扔進去的果皮、飲料瓶、袋裝垃圾等,造成這種有垃圾箱卻垃圾遍地的主要原因是,行人不愿意停下來把垃圾丟入垃圾箱內,而稍遠距離又投擲不成功。
楊勇介紹,目前城市里的垃圾箱各式各樣,但基本都是開口過小或不方便投擲的。分析了具體情況后,楊勇開始動手發明一種方便市民投擲的新型垃圾箱。
“這次發明的靈感來源于籃球,很多人迷戀籃球運動,是因為它有著很強的趣味性。我想如果將投籃和投垃圾相結合,會不會讓丟垃圾也有趣味性呢?”楊勇說。
有了想法后,楊勇就開始動手創作。經過反復論證實驗,他最終發明了這種新型的垃圾箱。
記者看到,這種垃圾箱的蓋就像籃球板一樣,開口大,特別容易投進。當初楊勇還做了相同體積的普通垃圾箱模型,站在3米外投擲乒乓球進行實驗,結果證明這種新型垃圾箱比普通垃圾箱投擲成功率高10倍,而且它在夜里能夠發光顯示輪廓,不僅能標明自己的位置,而且點綴了城市的夜景。
“這項發明曾在我們學校舉辦的自治區科技文化節中獲最受大家喜愛的發明獎。”楊勇說,“發明來源于生活,只要認真觀察,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專利。”
楊勇獲得的專利證書。
4【希望自己的發明為更多人提供方便】
發明了新型牙膏管和新型垃圾箱后,楊勇并沒有為此感到驕傲,反而有一些迷惑。“我發現雖然我能做一些創新、發明,但是真正投入生產實現它的價值并不容易。”楊勇說,看到自己發明的東西并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再加上發明本來就是一個十分枯燥、辛苦的過程,他在創新的路上就有些懈怠了。
楊勇介紹,剛開始獨立搞發明的時候,他沒有什么頭緒,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發現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后來,他選修了發明創造課,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泡在學校的機房里畫圖,制作實物模型,撰寫專利申請書。周末更是從早晨坐到晚上,經常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一個專利至少要花幾個月時間。
正當楊勇感到迷茫的時候,很快有一個消息讓他又振奮起來。原來,他同學發明的一項專利投入生產了,那就是現在市面上很流行的懶人夾子。這讓楊勇看到了希望。
后來,楊勇又發明了一些東西,像可以調節高度的公交車拉手,可以放小物品的洗手間門把手,新型的坐便式馬桶等。目前,楊勇擔任第一發明人且已授權專利的有5項發明,與同學們合作取得專利的有十余項。
“目前,我仍在發明創新。我的夢想就是希望通過我的發明,讓更多人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楊勇說。
談起對發明創新的感悟,楊勇說發明創新絕不是個別人的天賦,只要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任何人都能變成“創新達人”!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